[发明专利]电动汽车减速器的组合式固定支架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98791.8 | 申请日: | 2017-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462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2 |
发明(设计)人: | 周五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五莲 |
主分类号: | B60K17/06 | 分类号: | B60K17/06;F16H57/04 |
代理公司: | 重庆创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0125 | 代理人: | 付继德 |
地址: | 325604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安装槽 减速器本体 电动汽车 顶杆 减速器 组合式固定支架 固定板 橡胶块 风扇 壳体 吸能 进气口 震动 一体化设置 活塞 螺栓 侧面设置 底部边缘 活塞活动 降低噪声 内部固定 强制气流 舒适性 散热 弹簧 缓冲 套管 车体 导槽 上盖 消能 反射 噪声 体内 吸收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减速器的组合式固定支架,包括: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侧面设置有进气口,所述上盖上安装有风扇,所述安装槽的底部边缘一体化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设有第二螺栓,所述安装槽的内部固定有减速器本体;吸能支座,所述吸能支座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顶端固定在安装槽的底部,所述壳体内固定有顶杆,所述顶杆上部套有橡胶块,所述顶杆的底部固定有活塞,所述活塞活动连接于套管。本发明通过风扇强制气流循环带走减速器本体上的热量,散热速度快,噪声进入导槽后会进行吸收和反射,降低噪声,通过橡胶块和弹簧,可以对减速器本体产生的震动进行缓冲消能,降低减速器本体震动对车体的影响,提高电动汽车的舒适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加速器固定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动汽车减速器的组合式固定支架。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出现多种能源为动力的汽车,其中包括采用电池为动力的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的汽车,其中混合动力的汽车又包括电池和燃油的混合型、多种燃料(包括生物燃料)混合型动力的技术。上述各项新技术的开发应用的目的就在于最大限度地使用清洁能源,尽可能避免环境污染,减少对不可再生的能源的消耗。就纯电动汽车的工作原理及整车构造来说,目前还都处于探索阶段,没有非常成熟的技术方案,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企业及研究机构能较好地解决电动汽车的技术难题。而减速器是汽车部件中的重要部分,减速器在原动机和工作机或执行机构之间起匹配转速和传递转矩的作用,在现代机械中应用极为广泛。减速器按用途可分为通用减速器和专用减速器两大类,两者的设计、制造和使用特点各不相同。
在减速器工作过程中,由于减速器为封闭状态,每一对齿轮相啮合发生摩擦便要发出热量,随着运转时间的加长,使减速机箱内温度逐渐升高,若不及时进行散热,则会造成箱内压力随之增加,容易发生减速器漏油的情况,影响减速器的使用寿命,同时减速器工作时也会产生噪音和震动,影响了电动汽车的舒适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汽车减速器的组合式固定支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动汽车减速器的组合式固定支架,包括:
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侧面设置有进气口,所述安装槽的顶部通过法兰可拆卸连接于上盖,所述上盖上安装有风扇,所述安装槽的底部边缘一体化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设有第二螺栓,所述安装槽的内部固定有减速器本体;
吸能支座,所述吸能支座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顶端固定在安装槽的底部,所述壳体内固定有顶杆,所述顶杆上部套有橡胶块,所述顶杆的底部固定有活塞,所述活塞活动连接于套管,所述套管的底部固定在防护板上。
优选的,所述封盖上设置有连通于安装槽的出气口,所述风扇位于出气口上。
优选的,所述进气口内固定有防尘滤网。
优选的,所述上盖和安装槽的内壁上设置有相互平行的导槽,所述减速器本体与上盖之间以及与安装槽侧壁之间间隙设置。
优选的,所述减速器本体的底部固定有底板,所述底板通过第一螺栓固定在安装槽内底部。
优选的,所述橡胶块的下表面上固定有顶板。
优选的,所述顶杆上还套接有弹簧。
优选的,所述防护板下表面固定有橡胶垫。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通过风扇将外界冷空气从进气口处吸入,冷空气沿着安装槽内间隙和导槽经过减速器本体的表面,带走减速器本体上的热量,提高了减速器本体的散热速度,通过防尘滤网可以在冷空气进入安装槽的过程中对空气中的灰尘和杂质进行过滤,避免灰尘堆积在减速器本体表面而影响散热速度;
2、减速器本体产生的噪音进入导槽后会进行吸收和在内腔中反射,可以减弱噪声的传递,降低噪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五莲,未经周五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9879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