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废旧产品再制造过程质量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98064.1 | 申请日: | 2017-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222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5 |
发明(设计)人: | 姜兴宇;徐海峰;马硕;王子生;石敏煊;杨世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7C3/14 | 分类号: | G07C3/14;G06Q10/06;G06Q50/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585 | 代理人: | 王文生 |
地址: | 110870 辽宁省沈***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再制造 过程质量控制 不确定性 统计量 机床 非正态分布 得分函数 废旧产品 服役工况 光滑参数 理论知识 样本数据 移动控制 质量分布 动态的 动态性 非参数 非正态 观测点 加工件 图数据 自适应 毛坯 构建 监控 更新 检验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废旧机床再制造过程质量控制方法,主要解决由于废旧机床毛坯服役工况和质量不确定性而导致加工件质量分布的不确定性、非正态性以及动态性的问题。根据非参数方法中的Wilcoxon秩和检验的理论知识,应用秩统计量,获得与样本数据分布无关的统计量;在此基础上,通过不断移动控制图数据窗口来更新在线观测点,并利用得分函数获得动态的光滑参数,构建面向动态、非正态分布的再制造过程质量EWMA控制图,实现动态再制造过程质量的自适应监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再制造过程质量控制方法,尤其是在动态、非正态条件下再制造过程质量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废旧机床是一种典型的废旧机电产品,具有极高的回收价值,机床再制造可实现设备材料资源循环利用率为80%左右,机床能效提升平均为20%左右,可降低噪声10%以上,油雾、油污、粉尘等现场环境污染排放减少90%以上。我国机床保有量世界第一,达到800多万台,60%以上的机床的使用期超过10年,机床加工性能和信息化水平比较落后,未来十年内一大批机床将报废或者淘汰。
回收的废旧毛坯作为机床再制造的原材料,由于其来源、材质、服役工况、零部件剩余寿命等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使得再制造过程的质量不符合传统的正态分布,导致再制造过程具很大的不确定性和动态性。因此,在动态、非正态的条件下,选取一种合适的方法,对于保证再制造产品的质量是至关重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再制造过程的难点问题,提供了一种废旧机床再制造过程质量控制方法,实现废旧机床再制造过程质量控制,保证再制造产品的最终的质量,提高再制造过程的质量水平。
本发明专利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构建与分布无关的非参多元EWMA控制图
(1)再制造过程质量监控统计量的构建
假设两个独立再制造样本{X1,X2,…,Xτ}与{Xτ+1,…,Xt},并且它们分别服从分布f0(x;μ0)和f1(x;μ1)。原假设为h0:μ0=μ1,备择假设h1:μ0≠μ1。
原假设h0:μ0=μ1,等价于当j=1,2,…,p时,它们的每一个成分μj0=μj1,因此,对于观测的再制造样本的每一个成分,利用Wilcoxon秩和检验[17-18],如式(1):
式中Rji—Xji在再制造混合质量样本中的秩。
当μj0≠μj1,|Tjt|的值就会变大。随后合并再制造质量观测值的每一个成分Tjt,j=1,2,…,p,此过程采用”max”或”Σ”。本文采用Tt=maxTjt2,当Tt值变大,超出设定界限时,拒绝h0。在再制造过程中,虽然无法获得原始分布,但由于它依赖于变量与变量间的相关性,其条件与分布无关,所以当给定再制造质量数据样本时,能求得阈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工业大学,未经沈阳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9806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巡检操作控制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基于电子信息交换方式的交通信息处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