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调节同心管路连接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97623.7 | 申请日: | 2017-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756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1 |
发明(设计)人: | 徐亚丽;李强;刘成胜;张彤;张泽琪;高飞;姬飞飚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16L55/07 | 分类号: | F16L55/07;F16L3/10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邦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61211 | 代理人: | 杨引雪 |
地址: | 710100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调节 同心 管路 连接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应用在火箭发动机启动阀门液流电爆试验中的管路系统,具体涉及一种可调节同心管路连接系统。
背景技术
在发动机阀门研制过程中,需要对阀门进行抽典试验,得到其性能参数以验证批次阀门设计安装是否满足使用要求。液流试验需测试阀门在给定入口压力电爆管启爆时阀门是否瞬间正常打开,且测试后阀门密封正常。原有系统结构为入口工装法兰连接阀门入口法兰,阀门出口法兰连接出口工装法兰,结构如图1所示。某批阀门电爆后,多台阀门出现不同程度的泄漏,泄漏的原因为:液流电爆试验系统结构的限制使阀门对中性较差,安装、调试以及拆卸过程中对阀门施加了局部应力产生弯矩,导致阀门碟盘密封泄漏,具体分析为:
系统对中性差:阀门与入口工装21连接后,通过人为左右移动出口工装23支撑支架22调节与阀门左右对中,通过升降支撑支架22的高度来调节与阀门高低对中,靠目视以各螺栓能灵活穿入和卸出为对中性好的标准,通过此方法调节对中性,会对阀门产生附加管路应力,造成系统的对中性差,阀门密封泄漏。
伸缩节24位置设计不合理:伸缩节24位于出口工装尾端,正常伸缩时需要克服长度2060mm、通径150mm管路作用到支撑支架上的摩擦力,同时需要克服管路与伸缩节外套之间不同心引起的摩擦力,增加了伸缩节内部的摩擦力,易造成伸缩卡涩、不灵活等问题;每次拆卸阀门都通过敲击出口工装上的法兰来产生间隙,操作方式的不合理,同样造成试验系统对中性调节困难的问题。
此外,出入口工装管路支撑支架为简易支撑,没有与地面固定,工装管路也未支撑固定,未起到固定管路的作用,每次试验前要调节,造成管路系统的连接不稳固和操作繁琐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现有管路系统对中性差、伸缩节位置设计不合理以及试验时因管路应力和瞬间打开冲击力导致产品和系统泄漏等问题,提供一种可调节同心管路连接系统。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可调节同心管路连接系统,包括进水段、入口组件、入口转接件、出口转接件、安装架、出口连接板、诱导轮管路、伸缩节和出水段;所述进水段、入口组件、入口转接件依次通过入口转接件与阀门的入口连接,所述进水段与入口组件连接的法兰为活套法兰,所述入口转接件与入口组件采用止口配合进行圆周定位;所述出水段、伸缩节、诱导轮管路、出口连接板和出口转接件依次通过出口转接件与阀门的出口连接,所述出口连接板上设置有外筒体,所述出口转接件上设置有内筒体,所述外筒体套装在内筒体的外侧;所述安装架为矩形框架结构,所述入口转接件、出口转接件、出口连接板和入口组件均设置在安装架内,并通过出口连接板和入口组件与安装架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架为多根杆件连接而成的矩形框架,所述安装架的底端设置有四个腰形孔用于与地面预埋件固定连接;四根侧柱上设有腰形孔用于调节出口连接板、入口组件高度并固定其位置。
进一步地,还包括支撑进水段和诱导轮管路的管路支架,所述管路支架包括压盖、底托、底座、锁紧螺母和调节螺母;所述压盖和底托中间设置有试验管路通过的空腔,底座与底托固定连接,所述锁紧螺母和调节螺母设置在底托上用于调节底托的高度。
进一步地,所述入口组件上设置有排气嘴。
进一步地,所述入口组件上设置有测压孔。
进一步地,所述出口转接件法兰侧面对称装两个把手方便对其进行前后移动周向转动操作。
进一步地,所述入口转接件与入口组件之间,出口连接板与出口转接件之间设置有O型圈。
本发明的优点为:
1.本发明将与阀门进出口法兰连接的入口组件、出口连接板固定在安装架上,解决了试验系统不对中产生的应力传递给被试阀门的问题,进一步解决了阀门试验后发生的泄漏问题;避免了以前产品电爆瞬间大流量通过产品,出口管路射漏,需拿塑料布包裹防止水溅的措施。本发明由于阀门安装在阀门安装架内,安装架通过出口连接板、入口组件与出入口管路连接,而且安装架与地面固定,避免了管路应力传导至阀门进出口法兰。本发明对原系统结构进行改进,解决了原系统对中性差、装拆费时费力、系统、阀门泄漏问题,对产品起到了保护作用。
2.本发明的安装架高度、前后、左右位置首次试验调节好,后续试验无需调节,省时省力。
3.本发明的入、出口转接件分别是入口组件与阀门入口、出口连接板与阀门出口连接的桥梁,可依不同阀门管件进行相应设计,提高系统适应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未经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9762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虹吸管
- 下一篇:压力容器试压时敞开管口的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