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径血管接头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97439.2 | 申请日: | 2017-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287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0 |
发明(设计)人: | 李建辉;杨子江;周云鹏;黄涛;郑俊;郑树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莱普晟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11 | 分类号: | A61B17/11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诚辉律师事务所11430 | 代理人: | 唐宁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州市经济技术开***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血管 接头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径血管接头。
技术背景
当前医疗领域中使用的血管接头往往为单一固定尺寸,其结构如图1所示,由输液管10’和接头20’组成,接头20’的外径为单一固定尺寸。但在手术过程中由于个体差异的存在,各手术病人其体内的各条血管内径并不相同,固定尺寸的血管接头显然不能满足每位手术病人的需要,其容易造成接头滑脱或者接头无法与血管相连等问题,影响灌注或器官移植手术操作的稳定性,甚至使病人在术中或术后出现出血等问题,不益于病人康复。
基于此,发明人设计出一个合适的多径血管接头可以有效帮助医生在手术过程中的操作更加稳定,提高手术效率,加快病人的康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避免手术过程中由于不同患者血管内径不同,而血管接头尺寸单一固定所造成的二者不相匹配,血管接头易滑脱或难以与血管相连接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径血管接头。
所述多径血管接头内部中空,其包括可与外部管路连接的第一端部和可介入人体血管的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外侧开口可与外部管路相连接,所述第一端部内侧开口与所述第二端部内侧开口相连接;所述第一端部呈圆柱体形,所述第二端部自内侧开口至外侧开口整体呈圆锥体形或圆台形,内侧开口为圆锥体形底部,第二端部自圆锥体形底部至头部依次包含多组截面直径递减的环状接头,各组环状接头之间相邻或间隔存在。
其中,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多径血管接头的第二端部包含三组环状接头,分别为接头最大径、接头中间径和接头最小径,各组环状接头之间使用平滑管路间隔开。所述接头最大径的截面外径为10-12mm,截面内径为7-8mm,接头中间径的截面外径为8-9mm,截面内径为6-7mm,接头最小径的截面外径为6-7mm,截面内径为5-6mm。
进一步的,所述平滑管路呈锥形或圆台形,其两侧连接处截面直径分别与其相邻的环状接头的截面直径相等。
更优选的,每组环状接头分别包含2-3个截面直径相等的环状接头。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端部外侧开口呈尖头状、斜口状或平滑钝口状。
本发明所述多径血管接头可由柔性或刚性材料制成,优选医用PVC、PC、PP等材料。
本发明所述多径血管接头可应用于在器官灌注、器官移植手术中;其具体使用方法为:将所述多径血管接头的第二端部插入血管,依据血管内径选择贴合紧密的环状接头作为结扎固定点进行结扎。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述优点:
1)本发明血管接头采用多种外径设计,考虑血管内径不同的问题,根据血管内径选择接头外径,比现有技术中单一直径接头适用范围更广,接头与血管固定后不易脱落,保证了手术的安全稳定;
2)本发明血管接头包含多组不同截面直径的环状接头,相比于现有技术中具有平滑外壁的锥形变径血管接头更易固定结扎,结扎效果更好,手术操作中稳定性更强。
3)本发明血管接头操作使用简单,接头与血管结扎固定方便、牢固。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单一外径接头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10’-输液管,20’-接头,30’-血管,40’-血管结扎处。
图2是本发明多径血管接头的结构示意图之一,图中标记:20-多径血管接头,21-第一端部,22-第二端部,23-环状接头,231-接头最大径,232-接头中间径,233-接头最小径,24-平滑管路,25-第二端部外侧开口。
图3是本发明多径血管接头的使用工作原理示意图,图中标记:10-输液管,20-多径血管接头,30-血管,40-血管结扎处。
图4是本发明多径血管接头的结构示意图之一,图中标记:20-多径血管接头,21-第一端部,22-第二端部,23-环状接头,231-接头最大径,232-接头中间径,234-接头次小径,233-接头最小径,25-第二端部外侧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应当注意,实施例中未详细说明的常规条件和方法,均按照所属领域人员常规采用的实验条件和方法进行。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莱普晟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莱普晟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9743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太阳能光伏发电三相全桥并网逆变系统
- 下一篇:一种手机快速充电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