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沼气脱水装置及其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97177.X | 申请日: | 2017-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433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8 |
发明(设计)人: | 宋龙;刘梦奇;肖俊伟;黄加强;阮仕攀;程勇;杨丰信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蓝色气候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L3/10 | 分类号: | C10L3/10 |
代理公司: | 济南千慧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企业) 37232 | 代理人: | 王宽 |
地址: | 211800 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浦滨***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段 集水部 沼气脱水装置 管段连接 吸水泵 上端 底部连接 向上延伸 向下延伸 沼气管路 竖直 水排 平地 延伸 申请 制造 | ||
本申请公开了沼气脱水装置,包括:连接沼气管路底部并向下延伸的第一管段;与所述第一管段底部连接并大体上水平地延伸的第二管段;与所述第二管段连接并大体上向上延伸的第三管段,所述第三管段的上端在竖直方向上高于所述第一管段;与所述第三管段连接的集水部,所述第三管段与所述集水部连接的位置低于所述第一管段的上端;吸水泵,所述吸水泵适于从所述集水部处将水排出。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沼气能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的沼气脱水装置,IPC分类号C12M1/107。
背景技术
人工制取的沼气均含有饱和水蒸气,在沼气输气管道中会出现冷凝水,阻碍沼气流通;沼气中水蒸气,会影响沼气在管道中的流通;降低沼气燃用热值;水蒸气与沼气中硫化氢燃烧后生成的二氧化硫结合成亚硫酸,会腐蚀金属设备,污染大气,影响人体健康。邓良伟等在北京科学出版社于2015年出版的《沼气工程》一书中第147~148页提到的适用于大中型沼气工程的沼气凝水器和沼气气水分离器,其中沼气凝水器有自动排水和手动人工排水两种,该两种凝水器均必须安装在输气管道的最低处如排水口雨季被水淹没过高,自动排水功能会失灵;该装置本身基本无气水分离作用,其收集和排放的冷凝水主要是倾斜于该凝水器的输气管段中分离出来的冷凝水,如果还有其它低洼管段,也必须再安装凝水器。其中沼气气水分离器为沼气气水分离创造了极好条件,效果特好,但也存在以下缺陷:由于进气管的位置较高,如果前面的输气管道位置较低,必须安装凝水器,以消除水阻,使发酵池或湿式贮气装置中的沼气顺畅到达气水分离器;结构复杂,造价高;底部集聚的冷凝水不能自动排放;无正、负压限压功能。CN2793090Y公开了一种沼气气水分离自动排水器,包括分离器外壳、设置在分离器外壳内的浮子、设置在分离器外壳上的导气口以及设置在分离器外壳底端的导水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浮子是由上重下轻两部分构成,即由上部分的密封罐体和下部分的柱体构成,柱体的底端设置有可关闭导水口的锥体,所述的柱体为中空管体,导气口分为导气进口和导气出口。该沼气气水分离自动排水器结构复杂,限压机构易失效,气水分离结构工作范围窄。因此,现有技术需要一种简便有效的沼气脱水装置。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沼气脱水装置,包括:
连接沼气管路底部并向下延伸的第一管段;
与所述第一管段底部连接并大体上水平地延伸的第二管段;
与所述第二管段连接并大体上向上延伸的第三管段,所述第三管段的上端在竖直方向上高于所述第一管段;
与所述第三管段连接的集水部,所述第三管段与所述集水部连接的位置低于所述第一管段的上端;
吸水泵,所述吸水泵适于从所述集水部处将水排出。
优选地,所述第三管段伸出地面,所述第三管段顶部设置有用于封堵的法兰盲板。
优选地,所述集水部包括第四管段,所述第四管段大体竖直地延伸,所述吸水泵的吸水管从所述第四管段上部延伸至底部。
优选地,所述吸水泵包括定时装置,以使得所述吸水泵间隔预定时长启动排水。
优选地,脱水装置还包括:
水位传感器,所述水位传感器设置于所述集水部内,所述水位传感器用于检测集水器内的水位是否达到预定水位;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水位传感器的检测信息控制所述吸水泵的启动。
另外一方面,本申请还提出了一种制备沼气脱水装置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01,使用直径为的管材做成U型管,在U型管的一端安装三通,沿竖直方向安装延伸管后在末端焊接法兰,用盲板封堵,在U型管的另一端连接到沼气管道最低点处;
S102,用直径为的管材作为集水管,其中将集水管一头封堵好,留一段集水距离和U型管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蓝色气候能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南京蓝色气候能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9717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