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集热管旋转型槽式聚光集热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95199.2 | 申请日: | 2017-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950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2 |
发明(设计)人: | 米菁;郝雷;于庆河;杜淼;李世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
主分类号: | F24S10/70 | 分类号: | F24S10/70;F24S23/70;F24S30/40;H02S40/44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朱琨 |
地址: | 100088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集热管 槽式聚光 集热系统 旋转型 太阳能薄膜电池 光伏组件 太阳能光热利用 温度场分布 槽式支架 电力驱动 缓慢旋转 集热效率 局部过热 均匀受热 旋转接头 运行过程 反射镜 聚光 驱动 | ||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太阳能光热利用技术领域的一种集热管旋转型槽式聚光集热系统。所述的集热管旋转型槽式聚光集热系统包括槽式支架、反射镜、集热管、高温旋转接头、驱动以及光伏组件或太阳能薄膜电池。该系统可在聚光运行过程中,使用光伏组件或太阳能薄膜电池产生的电力驱动集热管缓慢旋转,从而使得集热管周向均匀受热,从而改变集热管内温度场分布,避免局部过热造成集热管弯曲失效,从而增加集热效率与集热管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太阳能光热利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集热管旋转型槽式聚光集热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对能源的需求日益增加。太阳能槽式热发电成了人们关注的热点。目前槽式聚光系统工作时集热管只有聚焦面受热,因此在工作过程中存在能量分布不均匀,从而导致集热管局部过热进而造成弯曲失效。为避免该情况发生,会在集热管内部增加强制换热结构促使能量均匀分布,但这样会造成导热介质流动受限,同时成本增加。因此需要找到一种更加高效的改善能量分布的方法,从而避免集热管弯曲失效。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集热管旋转型槽式聚光集热系统,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集热管旋转型槽式聚光集热系统,由槽式支架1、反射镜2、集热管3、高温旋转接头4、驱动5和光伏组件或太阳能薄膜电池6组成;所述的集热管3通过驱动和高温旋转接头4与槽式支架1连接,反射镜2通过螺栓连接、铆接或粘接方式与槽式支架1连接,光伏组件或太阳能薄膜电池6安装在槽式支架1上下边缘处并与驱动5连接提供其所需电力。
所述槽式支架1开口宽度2m~15m。
所述集热管3外玻管外径125mm~180mm、钢管外径38mm~150mm、工作温度250℃~600℃。
所述高温旋转接头4工作温度为250℃~90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利用槽式支架闲置空间通过光伏组件或太阳能薄膜电池所产生电力驱动集热管旋转,从而改变集热管能量分布,进而避免集热管由于不均受热而造成的弯曲失效。
附图说明
图1-2:集热管旋转型槽式聚光集热系统结构示意图。
1-槽式支架、2-反射镜、3-集热管、4-高温旋转接头、5-驱动、6-光伏组件或太阳能薄膜电池。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一种集热管旋转型槽式聚光集热系统,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系统的结构作进一步说明。
图1和图2为一种集热管旋转型槽式聚光集热系统的示意图所述的聚光集热系统包括槽式支架1、反射镜2、集热管3、高温旋转接头4、驱动5和光伏组件或太阳能薄膜电池6;所述的集热管3通过驱动和高温旋转接头与槽式支架1连接,反射镜2通过螺栓连接、铆接或粘接方式与槽式支架1连接,光伏组件或太阳能薄膜电池6安装在槽式支架1上下边缘处并与驱动5连接提供其所需电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未经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9519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