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虚拟成像技术的临床诊疗数据可视化呈现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94410.9 | 申请日: | 2017-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226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1 |
发明(设计)人: | 孟群;张翔;胡建平;曲飞寰;董方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真实维度科技有限公司;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
主分类号: | G16H50/50 | 分类号: | G16H50/50;G16H30/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46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武侯新城管***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虚拟 成像 技术 临床 诊疗 数据 可视化 呈现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虚拟成像技术的临床诊疗数据可视化呈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反映患者实际情况的医学影像;S2:将所述医学影像进行三维建模;S3:通过手动勾画的方式或者通过与器官模型数据库中对应的标准器官模型方式,获取到患者器官模型中的病变区域;S4:在医疗方式数据库中选择对应治疗方式;S5:对患者器官模型中的病变区域套用所述治疗方式,模拟出治疗前后的病变区域的区别。本发明实现对医生与患者之间、以及医生与患者家属之间的参与式医疗,使得患者及患者家属能够直观的了解到即将进行的治疗使得患者器官的变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虚拟成像技术的临床诊疗数据可视化呈现方法。
背景技术
治疗通常是指干预或改变特定健康状态的过程。为解除病痛所进行的活动。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对生命及疾病本质认识的深入,19世纪以来医学所掌握的治疗手段有了巨大的进步。古代医学中的药物治疗与手法已经形成了两个十分庞大的学科群,即内科学作为基础的药物治疗为主的学科群,与外科学作为基础的手术治疗学科群,此外,还出现了物理治疗、放射治疗、核医学、心理治疗、体育治疗、生物反馈,器官移植、医学工程等新的治疗手段。新的疗法还在不断涌现。
在现有技术中,很多治疗的数据(如胶片信息,以1/0的形式进行存储)均是以代码的形式存储于计算机中,计算机能看懂,但是人却无法进行看懂。另外,现有技术对于患者的治疗过程中,患者虽然能通过医生的讲解了解自己的病如何治疗,并不知道自己的病的治疗方式的实际结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虚拟成像技术的临床诊疗数据可视化呈现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基于虚拟成像技术的临床诊疗数据可视化呈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获取反映患者实际情况的医学影像;
S2:将所述医学影像进行三维建模;
S3:通过手动勾画的方式或者通过与器官模型数据库中对应的标准器官模型方式,获取到患者器官模型中的病变区域;
S4:在医疗方式数据库中选择对应治疗方式;
S5:对患者器官模型中的病变区域套用所述治疗方式,模拟出治疗前后的病变区域的区别。
进一步地,所述的治疗方式包括用药、放疗。
进一步地,所述的治疗方式按照治疗的先后顺序分为多个,在对后一步的治疗方式进行模拟时,以前一步的治疗方式的结果进行模拟。
进一步地,对于同一个患者的器官模型中的多个病变区域,分别套用不同的治疗方式。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对反映患者实际情况的医学影像进行三维建模后,获取该患者器官模型的病变区域,并采用选择的治疗方式对病变区域进行模拟,实现对医生与患者之间、以及医生与患者家属之间的参与式医疗,使得患者及患者家属能够直观的了解到即将进行的治疗使得患者器官的变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如图1所示,一种基于虚拟成像技术的临床诊疗数据可视化呈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获取反映患者实际情况的医学影像;如以.dicom格式存储的CT图像;
S2:将所述医学影像进行三维建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真实维度科技有限公司;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未经成都真实维度科技有限公司;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9441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多零件射线实时成像的检测工装
- 下一篇:动态湿度指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