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动机罩锁及使用该发动机罩锁的车辆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94394.3 | 申请日: | 2017-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445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8 |
发明(设计)人: | 楚金甫;张蒙远;权高赛;张旭;师帅帅;刘先乾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奔马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83/24 | 分类号: | E05B83/24;E05B79/20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王子龙 |
地址: | 4615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拉线 锁本体 发动机罩锁 压紧件 压紧 压紧配合 长度调节 长度可调 拉线球头 解锁 保证 制作 | ||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罩锁及使用该发动机罩锁的车辆,发动机罩锁包括锁本体和用于解锁锁本体的拉线,所述拉线包括拉线接头,所述锁本体与拉线接头压紧配合,所述锁本体上设有用于将拉线接头压紧在锁本体上的压紧件。通过锁本体与拉线接头压紧配合,并在锁本体上设置将拉线接头压紧在锁本体上的压紧件,保证拉线接头和拉线球头之间的拉线长度可调,在拉线长度调节好后通过压紧件将拉线接头压紧在锁本体上,保证拉线在合适的长度,不会受拉线布置走向以及自身制作误差的影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罩锁及使用该发动机罩锁的车辆。
背景技术
车辆的发动机一般都设置在发动机罩内,发动机罩上设有发动机罩锁,发动机罩锁上的拉线与驾驶舱相连,驾驶员在对发动机进行维护时,可以通过在驾驶室内拉动拉线,是拉线与发动机罩分离,从而将发动机罩解锁。如图1至图3所示,现有的发动机罩锁包括拉线1,拉线1的拉线接头4设置在发动机罩锁卡槽5内,拉线1的拉线球头3卡入发动机罩锁止动爪2上,利用发动机罩锁卡槽5来限制拉线接头4,此类装配结构装配方便、快捷。但存在以下缺点:一是存在装配风险,由于制造误差的影响,拉线接头4的尺寸和发动机罩锁卡槽5的尺寸会产生加工误差,导致发动机罩锁卡槽5与拉线接头4装配困难或者拉线接头4容易从发动机罩锁卡槽5内脱出的问题;二是拉线在发动机罩锁内的长度不可控,拉线接头4和拉线球头3之间的拉线1的长度受拉线布置走向以及自身制作误差的影响,拉线1的长度存在偏长或者偏短的可能,拉线1偏长易导致拉线松动异响,甚至可能导致拉线球头3从发动机罩锁止动爪中脱出;拉线1偏短易导致拉线长期处于紧绷状态,会导致发动机罩锁止动爪2转动造成发动机罩锁异常打开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动机罩锁,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发动机罩锁中拉线接头和拉线球头之间的拉线不可调节长度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该发动机罩锁的车辆。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发动机罩锁的第一种技术方案是:发动机罩锁包括锁本体和用于解锁锁本体的拉线,所述拉线包括拉线接头,所述锁本体与拉线接头压紧配合,所述锁本体上设有用于将拉线接头压紧在锁本体上的压紧件。
本发明发动机罩锁的第二种技术方案是:在本发明发动机罩锁的第一种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压紧件与拉线接头顶压配合以将拉线接头压紧在锁本体上。
本发明发动机罩锁的第三种技术方案是:在本发明发动机罩锁的第二种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锁本体上设有限位孔,所述拉线接头通过压紧件与限位孔孔壁压紧配合。限位孔保证拉线接头不会脱落。
本发明发动机罩锁的第四种技术方案是:在本发明发动机罩锁的第三种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锁本体包括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所述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上均设有所述限位孔,所述拉线接头与压紧件压紧配合的部分处于两个限位板之间。压紧件处于两个限位板之间能够更好的将拉线接头压紧在限位板上。
本发明发动机罩锁的第五种技术方案是:在本发明发动机罩锁的第四种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第一限位板为设置在锁本体上的直板,直板上设有第一限位孔,所述第二限位板为设置在锁本体上的L型板,L型板包括第一折边和第二折边,第一折边上设有第二限位孔,第二折边上设有压紧件穿装孔,所述压紧件穿装在压紧件穿装孔内,第二限位板的第一折边与第一限位板平行、间隔设置,第一限位孔和第二限位孔的中心线重合。在现有的结构上进行改进,便于现有的发动机罩锁的继续使用,降低了成本。
本发明发动机罩锁的第六种技术方案是:在本发明发动机罩锁的第三种至第五种任意一种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限位孔与拉线接头的压紧配合部位为面配合。面配合增大了限位孔与拉线接头的接触面积,便于压紧件的锁止。
本发明发动机罩锁的第七种技术方案是:在本发明发动机罩锁的第六种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限位孔为方孔,对应的拉线接头为方形。方形的拉线接头与压紧件接触的一面有较大的接触面积,便于压紧件对拉线接头的锁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奔马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河南奔马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9439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盗门
- 下一篇:一种房门开启角度定位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