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处理回转窑废气装置的一次风引射结构及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94104.5 | 申请日: | 2017-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410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0 |
发明(设计)人: | 杨肇博;白城;王琳琳;程伟丰;刘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焦耐(大连)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D17/00 | 分类号: | F27D17/00;F23G7/06 |
代理公司: | 鞍山嘉讯科技专利事务所21224 | 代理人: | 张群 |
地址: | 116023 辽宁省大连***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处理 回转 废气 装置 一次 风引射 结构 工艺 | ||
1.一种处理回转窑废气装置的一次风引射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高温废气冷却装置、一次风引射装置、喉部混合区,所述高温废气冷却装置的废气通道与一次风引射装置的废气通道相连通,一次风引射装置的废气通道连接喉部混合区,所述一次风引射装置的一次风进口连接高温废气冷却装置的管式换热器,高温废气冷却装置的管式换热器的管程出口连接一次风引射装置的热一次风管道,一次风引射装置的一次热风喷口位于一次风引射装置的中轴、正对喉部混合区,所述喉部混合区为收缩扩散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处理回转窑废气装置的一次风引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温废气冷却装置包括废气通道、管式换热器,所述管式换热器横向设置在废气通道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处理回转窑废气装置的一次风引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式换热器的换热管为多层顺列布置,换热管间距大于75mm,换热管管径从上层往下层逐层递减或每两层递减,顶层管束为实心的耐磨保护管,管径比第二层管束管径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处理回转窑废气装置的一次风引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次引风装置包括废气通道、冷一次风管道、热一次风管道、补偿器、一次热风喷口、螺旋片,冷一次风管道连接管式换热器的管程进口,热一次风管道连接管式换热器的管程出口,热一次风管道的另一端连接一次热风喷口,一次热风喷口从废气通道的侧壁横向伸入,正对喉部混合区,在一次热风喷口内设有螺旋片,所述废气通道的上端连接高温废气冷却装置的废气通道,下端为第一排灰口,在热一次风管道上设置有补偿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处理回转窑废气装置的一次风引射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喉部混合区处安装有点火稳燃蓄热装置。
6.一种如权利要求1-5其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结构的一次风引射工艺,其特征在于:
通过点火稳燃蓄热装置点火,在喉部混合区向处理回转窑废气装置的燃烧室内形成长明火焰,控制燃烧室燃烧烟气出口处压力为0~-50Pa;然后启动一次风机,向一次风引射装置提供一次风,此时回转窑开车生产,高温可燃废气从高温废气冷却装置的低压废气进口进入,一次冷空气从冷一次风管道进入,高温可燃废气走管式换热器的壳程,一次冷空气走管式换热器的管程,被冷却的可燃废气降低流速进入一次风引射装置的废气通道,不可燃大颗粒尘埃降落在一次风引射装置底部的第一排灰口,一次冷空气换热升温后作为一次助燃风从一次热风喷口高流速喷入燃烧室,并将可燃废气引射进入燃烧室内燃烧。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一次风引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次风的引射流速为60~100m/s。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焦耐(大连)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冶焦耐(大连)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94104.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隧道砖烧窑余热回收利用装置
- 下一篇:一种便于拆装的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