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动生产烧麦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93622.5 | 申请日: | 2017-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948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1 |
发明(设计)人: | 薛博勋;彭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松川雷博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7/10 | 分类号: | A23L7/10;A23P20/25;A23L3/36;A21C9/06;B65B65/00 |
代理公司: | 成都天嘉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1 | 代理人: | 苏丹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温江***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烧麦 面皮 理料装置 工位 托盘 封箱机 覆膜机 装盘机 装箱机 速冻 成型 冷冻 输送带 自动化生产 托盘输送 注馅装置 自动生产 成型机 上开口 封箱 覆膜 灌胶 馅料 纸箱 注馅 密封 饺子 送入 自动化 移动 制作 制造 | ||
本发明涉及自动化生产饺子的方法,放皮装置将面皮落在烧麦成型机的接皮工位上,接皮工位上的面皮移动到注馅工位上,馅料被注馅装置向下捅在面皮中部,并且面皮呈U型;将成型后的烧麦被输送带送入装盘机内;第一理料装置将装好烧麦的托盘输送进入速冻仓内进行冷冻;覆膜机内对托盘的上开口进行覆膜;将密封后的托盘通过第二理料装置输送到装箱机内;封箱机对纸箱进行灌胶封箱。通过成型后的烧麦依次经过连接装盘机、速冻仓、第一理料装置、覆膜机、第二理料装置、装箱机和封箱机,烧麦从制造、冷冻、包装完全实现自动化,整个生产线自成一体,无需人工去操作,大大提高了烧麦的制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自动生产烧麦的方法。
背景技术
烧麦(Steamed Pork Dumplings),著名汉族小吃。又称烧卖、肖米、稍麦、稍梅、烧梅、鬼蓬头,是形容顶端蓬松束折如花的形状,是一种以烫面为皮裹馅上笼蒸熟的面食小吃。形如石榴,洁白晶莹,馅多皮薄,清香可口。在中国土生土长,历史相当悠久。在江苏、浙江、广东、广西一带,人们把它叫做烧卖,而在北京等地则将它称为烧麦。 手工制作出来的烧麦口感好,外观漂亮,但是成型效率低,劳动量大,而且随着用人成本的增加,手工制作烧麦的成本大大增加。
为了克服手工制作烧麦存在的缺陷,市面上出现了用于生产烧麦的机器,例如。
如专利申请号为CN201491645U,授权公告日为2010年6月2日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烧麦压皮机,在机架两侧分别装有对称凸轮,该对称凸轮轴上铰接有模具推杆,该机架上方固接有安装台,该安装台装有入料箱,所述压料装置的对称活动曲柄分别装在机架两侧,该对称活动曲柄间连接有活动连杆,该活动连杆上装有成型模具,所述传送机构传送轮安装在机架两端,该传送轮上装有传送带。
上述专利通过压皮机的压料装置可将成型模具进行挤压成型,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者的工作量,由于通过模具成型,在提供了成品质量的同时,又增加了成品的种类和样式,拓展了成品的应用领域。但是只能生产出烧麦皮,而不能完成整个烧麦的成型,需要人工包馅,效率相对来说还是较低的,而且需要人工参与成型,成型后的外观和大小都取决于工人的操作,不能包出大小一致的烧麦,而且人工参与卫生状况难以保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智能、高效、高品质的烧麦生产线,整个生产线自成一体,烧麦制作过程中完全实现自动化,无需人工去操作,大大提高了烧麦的制作效率,适用于烧麦的规模化批量生产,且烧麦的大小一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自动化生产饺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放皮装置将面皮落在烧麦成型机的接皮工位上,接皮工位上的面皮移动到注馅工位上,馅料被注馅装置向下捅在面皮中部,注馅装置继续向下捅皮料,使得面皮进入到成型凹槽内,并且面皮呈U型,烧麦成型;
第二步,将成型后的烧麦被输送带送入装盘机内,装盘机将若干个烧麦装入托盘内;
第三步,将装好烧麦的托盘输入第一理料装置上,第一理料装置将装好烧麦的托盘输送进入速冻仓内进行冷冻,装好烧麦的托盘被冷冻后继续呗第一理料装置输送入覆膜机内;
第四步,覆膜机内对托盘的上开口进行覆膜,将烧麦密封在托盘内;
第五步,将密封后的托盘通过第二理料装置输送到装箱机内,装箱机将若干个装有烧麦的托盘拾取到一个纸箱内;
第六步,将装箱机装好的纸箱通过输送带输送至封箱机内,封箱机对纸箱进行灌胶封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松川雷博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成都松川雷博机械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9362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铁皮石斛面粉
- 下一篇:一种燕麦营养粉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