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触碰配电箱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92998.4 | 申请日: | 2017-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113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8 |
发明(设计)人: | 李月耀;蒋传洲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星博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B1/46 | 分类号: | H02B1/46;H02B1/56;H02B1/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触碰 配电箱 | ||
一种防触碰配电箱,包括立柱、箱体、电气元件、安装板、横板、滑槽、挡板,所述箱体底部左右两端安装有立柱,所述滑槽通过焊接安装在箱体的内部的左右两端,所述横板安装在左右滑槽内,所述安装板通过焊接安装在横板上,所述电气元件安装在安装板上,所述挡板通过铰链安装在横板的前端,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通过将挡板铰连接安装在横板的前端,使得挡板将安装板和电气元件挡住,有效的防止操作人员的误触误碰,降低了操作风险,同时箱体左右两端设有通风口,可以促进箱体内部和外部的空气交换,避免箱体内部温度过高,同时设置防虫罩,避免昆虫进入箱体内,对电气元件造成损害,此配电箱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实用性强,便于推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配电箱技术领域,具体属于一种防触碰配电箱。
背景技术
配电箱具有体积小、安装简便,技术性能特殊、位置固定,配置功能独特、不受场地限制,应用比较普遍,操作稳定可靠,空间利用率高,占地少且具有环保效应的特点,是指挥供电线路中各种元器件合理分配电能的控制中心,是可靠接纳上端电源,正确馈出荷载电能的控制环节,也是获取用户对供电质量满意与否的关键。提高动力配电箱的操作可靠性,是创优质工程的目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防触碰配电箱,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通过将挡板铰连接安装在横板的前端,使得挡板将安装板和电气元件挡住,有效的防止操作人员的误触误碰,降低了操作风险,同时箱体左右两端设有通风口,可以促进箱体内部和外部的空气交换,避免箱体内部温度过高,同时设置防虫罩,避免昆虫进入箱体内,对电气元件造成损害,此配电箱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实用性强,便于推广。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防触碰配电箱,包括立柱、箱体、电气元件、安装板、横板、滑槽、挡板,所述箱体底部左右两端安装有立柱,所述滑槽通过焊接安装在箱体的内部的左右两端,所述横板安装在左右滑槽内,所述安装板通过焊接安装在横板上,所述电气元件安装在安装板上,所述挡板通过铰链安装在横板的前端。
进一步,所述滑槽的横截面为凹型结构,所述滑槽的前端部设有卡扣,所述卡扣上设有与凹槽配合的凸块。
进一步,所述挡板上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为上下两端均为圆形结构,上端圆的直径大于下端圆的直径。
进一步,所述箱体的左右两端均设有通风口,所述通风口上设有防虫罩。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的实施效果如下:
本发明所述一种防触碰配电箱,通过将挡板铰连接安装在横板的前端,使得挡板将安装板和电气元件挡住,有效的防止操作人员的误触误碰,降低了操作风险,同时箱体左右两端设有通风口,可以促进箱体内部和外部的空气交换,避免箱体内部温度过高,同时设置防虫罩,避免昆虫进入箱体内,对电气元件造成损害,此配电箱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实用性强,便于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A-A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不仅限于这些实例,在为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所为任何改进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如图所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防触碰配电箱,包括立柱1、箱体2、电气元件3、安装板4、横板5、滑槽6、挡板7,所述箱体2底部左右两端安装有立柱1,所述滑槽6通过焊接安装在箱体2的内部的左右两端,所述横板5安装在左右滑槽内,所述安装板4通过焊接安装在横板5上,所述电气元件3安装在安装板4上,所述挡板7通过铰链安装在横板5的前端。
所述滑槽6的横截面为凹型结构,所述滑槽6的前端部设有卡扣8,所述卡扣8上设有与凹槽配合的凸块,所述挡板7上设有凹槽10,所述凹槽10为上下两端均为圆形结构,上端圆的直径大于下端圆的直径,所述箱体2的左右两端均设有通风口9,所述通风口上设有防虫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星博电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星博电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9299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