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数据推送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92042.4 | 申请日: | 2017-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1160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1 |
发明(设计)人: | 黄志明;黄兆文;唐双;孙声鹏;韦裕华;田伟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H04L29/0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世纪恒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87 | 代理人: | 宋朝政 |
地址: | 518052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中***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据 推送 方法 装置 计算机 可读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据推送方法,通过在电视端检测到移动端的位置变化时,确定所述位置变化是否为有效推送动作;然后在所述移动端的位置变化为有效推送动作时,确定所述移动端是否进行过注册;之后在所述移动端进行过注册时,获取推送数据。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数据推送装置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本方法改变了传统手机推送服务的单一模式,使推送服务有更多的实现方式,从而使本方法的系统更加具有竞争力,只需简单的配置就可直接使用,大大降低了用户的使用门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电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推送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技术革新带来的驱动效应正在倍增显现,充满想象增长空间的创新商业模式正在慢慢浮出水面。由于其高性价比和可操作性,作为一种新兴时代产物的智能电视早已走入千家万户,受到了广大民众的喜爱。
同时,随着多媒体技术和电子行业相关技术的发展,提供成熟的方法以供人们将手机等智能移动终端上的数据推送至电视终端也已经能够实现。手机推送数据到智能电视客户端的功能越来越受广大民众青睐,然而当前大部分智能电视依然采用传统固定的步骤实现推送功能。由于每天都会有大量的智能电视客户端被使用,推送服务也将被大量的运用,传统的通过固定操作实现从手机端到电视端的数据推送功能,在推送操作的便捷性和用户体验方面显得不尽如人意。
未来的推送概念将不再简单依靠某些固定操作步骤,而是将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实现功能化,伴随人们的生活无处不在。在考虑到进行推送操作的便捷性及更好的用户体验的背景下,我们提出一种基于iBeacon技术实现快捷推送数据的方法,代替了传统的数据推送,可以让数据推送变得更加方便快捷,随心所欲,进而实现推送系统的快速响应。
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数据推送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旨在解决现有数据推送过程需要通过固定操作来实现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数据推送方法,应用于数据推送系统,所述数据推送系统包括电视端和移动端,所述数据推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电视端检测到移动端的位置变化时,确定所述位置变化是否为有效推送动作;
在所述移动端的位置变化为有效推送动作时,确定所述移动端是否进行过注册;
在所述移动端进行过注册时,获取推送数据。
优选地,所述在电视端检测到移动端的位置变化时,确定所述位置变化是否为有效推送动作的步骤包括:
基于移动端周期性发出的通告帧,获取移动端对应的通用唯一标识符和第一信号强度;
基于所述第一信号强度,确定移动端当前的位置变化是否为有效推送动作。
优选地,所述基于所述第一信号强度,确定移动端当前的位置变化是否为有效推送动作的步骤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信号强度,确定移动端与电视端的距离,进而确定移动端的第一位置;
在预设时间间隔后,再次获取移动端的第二信号强度,确定移动端与电视端的距离,进而确定移动端的第二位置;
基于所述第一位置、第二位置以及预设时间间隔,确定移动端的运动速度,基于预设规则确定移动端的位置变化是否为有效推送动作。
优选地,所述数据推送系统还包括服务器端,所述在所述移动端的位置变化为有效推送动作时,确定所述移动端是否进行过注册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移动端的位置变化为有效推送动作时,发送数据请求至服务器端,其中,所述数据请求包含有移动端对应的通用唯一标识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9204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