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冷凝器及换热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91606.2 | 申请日: | 2017-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408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0 |
发明(设计)人: | 胡东兵;王铁强;胡海利;陈增辉;杨旭峰;赵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39/04 | 分类号: | F25B39/04;F25B43/02;F25B43/00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11038 | 代理人: | 张靖靖 |
地址: | 51907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冷凝器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换热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冷凝器及换热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商用空调螺杆机系统中的各大元器件之间相互独立,即蒸发器、冷凝器、油分离器、压缩机、电控箱等独自占用安装空间。这种安装方式虽然安装位置互不干涉,但会占用较大的空间,随着型号的增大,压力容器尺寸也随之增大,导致空调整体外形结构的尺寸增大;管路布置路线交错复杂,结构尺寸增大后沿程阻力也会增大,压力损失也随之增大,而冷凝器和蒸发器存在较大剩余空间,满液式蒸发器的剩余空间可用于气相空间,而冷凝器剩余空间白白浪费。
针对以上问题,相关技术中将油气分离器内置于冷凝器中,虽然油分离器内置于冷凝器壳体内,解决了外部占用空间问题,但内置油气分离器的结构形式多种多样,如果想要获得较好的油气分离效果,需要对油气分离器的结构进行改进,尤其是其主要元件比如均流板,对油分能力起到关键性作用。
目前,在内置于冷凝器的油气分离器中,均流板上所设置的均流孔均为圆孔,由于油滴在均流板表面会形成一层油膜,该油膜对于油滴的下落有一定的阻力,而圆孔这种结构形式会使油滴受到较大的油膜阻力影响,因此不利于油滴的下落。
需要说明的是,公开于本发明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冷凝器及换热设备,以尽可能地减小油膜阻力的影响,使油液顺利穿过均流孔。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冷凝器,包括冷凝器壳体和设置在冷凝器壳体内的油气分离器,油气分离器包括油分壳体,油分壳体设有进气口,油分壳体内设有过滤装置和位于过滤装置下方的均流板,油气混合物通过进气口进入油分壳体后,经均流板进入过滤装置进行油气分离,均流板上设有多个均流孔,均流孔的轮廓包括方向突变的折弯部,折弯部能够引导均流板表面的油液汇聚于折弯部。
进一步地,均流孔的轮廓至少包括多边形的一部分。
进一步地,均流孔的形状为多边形。
进一步地,均流孔的形状为矩形。
进一步地,均流板上靠近进气口的均流孔的开口面积小于远离进气口的均流孔的开口面积。
进一步地,均流板上靠近进气口的相邻两个均流孔之间的间距大于远离进气口的相邻两个均流孔之间的间距。
进一步地,均流板上靠近进气口布置的同一规格的均流孔的总面积小于远离进气口布置的同一规格的均流孔的总面积。
进一步地,油分壳体内设有挡油板,挡油板位于均流板的下方,挡油板与均流板之间的间隔部分形成第一流通通道,第一流通通道的横截面面积大于或等于进气口的横截面面积。
进一步地,油分壳体内设有与进气口连通的进气通道,进气通道位于进气口和第一流通通道之间,进气通道的横截面面积大于进气口的横截面面积,第一流通通道的横截面面积小于或等于进气通道的横截面面积。
进一步地,油分壳体内设有挡油板,挡油板位于均流板的下方,挡油板与均流板之间的间隔部分形成第一流通通道,均流板与过滤装置之间的间隔部分形成第二流通通道,第二流通通道的横截面面积大于或等于第一流通通道的横截面面积的1/3。
进一步地,均流板的顶面与过滤装置的底面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15mm。
进一步地,均流板的至少一个侧边上沿均流板的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过油槽,以便均流板上方的沉积液滴通过过油槽流回均流板下方。
进一步地,过油槽在均流板的表面上呈弧形、多边形或弧形与多边形的组合。
进一步地,多边形为矩形、梯形或三角形。
进一步地,过油槽的槽壁垂直于均流板的表面;或者,过油槽的槽壁相对于均流板的上侧表面呈预设外斜角。
进一步地,多个过油槽沿均流板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
进一步地,过油槽在单位长度上的数量从进气口所在侧沿均流板的长度方向由第一数量到第二数量的方式分布,第一数量少于第二数量,或由第一数量到第二数量再到第三数量的方式分布,第一数量和第三数量均少于第二数量。
进一步地,过油槽的截面积从进气口所在侧沿均流板的长度方向逐渐增大。
进一步地,均流板的任意侧边上的过油槽在沿均流板的长度方向上的总长度不大于均流板的该侧边总长度的1/3。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换热设备,包括上述的冷凝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9160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油分离装置、冷凝器和制冷装置
- 下一篇:油分离装置、冷凝器和制冷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