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带除湿及传感监测的机箱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90042.0 | 申请日: | 2017-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557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8 |
发明(设计)人: | 金旸霖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航天科工电器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5/02 | 分类号: | H05K5/02;H05K7/20 |
代理公司: | 上海蓝迪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5 | 代理人: | 徐筱梅;张翔 |
地址: | 200331 上海市普陀***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除湿 传感 监测 机箱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带除湿及传感监测的机箱,包括机盖板、电路板传感器组件、机箱传感器组件、散热片、安装板、制冷片、箱盒体、风扇、电路板、防水透气阀及连接端子;本发明采用将箱盒体分隔为第一腔室及第二腔室,在第一腔室内的电路板上设置电路板传感器组件,在第二腔室内设置风扇、散热片、制冷片及机箱传感器组件,通过电路板传感器组件及机箱传感器组件监测机箱及电路板的工作环境状态,并随时反馈到电路板,电路板控制制冷片的TEC热电制冷模块进行制冷制热转换,同时控制风扇的转速及防水透气阀开启,对机箱的工作环境处于全监控并予以及时调节。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对机箱所处的工作环境进行实时监测与有效控制,大幅提高了机箱内电器元件工作的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业自动化控制机箱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自带除湿及传感监测的机箱。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机箱的结构主要用于集结、支撑及固定电子元器件,此外,对于机箱的不同使用特点及要求采取了不同的对应措施,例如通风散热、防尘密封及抗电磁干扰机箱,其最终目的是保证机箱内电路能够正常可靠的工作。存在的问题是,现有技术的机箱无法对工作过程中机箱所处的工作环境进行实时监测与控制,例如温度、湿度,无法根据机箱所处的工作状态对机箱的工作环境予以调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的一种自带除湿及传感监测机箱,本发明采用将箱盒体分隔为第一腔室及第二腔室,在第一腔室内的电路板上设置电路板传感器组件,在第二腔室内设置风扇、散热片、制冷片及机箱传感器组件,通过电路板传感器组件及机箱传感器组件监测机箱及电路板的工作环境状态,并随时反馈到电路板,电路板控制制冷片的TEC热电制冷模块进行制冷制热转换,同时控制风扇的转速及防水透气阀开启,对机箱的工作环境处于全监控并予以及时调节,将监控信息通过电路板的连接端子与外部设备进行实时通信,实现对外通信与远程控制的优点。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对机箱所处的工作环境进行实时监测与有效控制的优点,大幅提高了机箱内电器元件工作的可靠性。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具体技术方案是:
一种自带除湿及传感监测的机箱,其特点包括机盖板、电路板传感器组件、机箱传感器组件、散热片、安装板、制冷片、箱盒体、风扇、电路板、防水透气阀及连接端子;
所述机盖板上设有透气孔及阀安装孔,箱盒体内分隔为第一腔室及第二腔室,第一腔室设有端子接口,第二腔室内设有风扇座、安装板座及传感器座;
所述电路板设于箱盒体的第一腔室内,电路板传感器组件设于电路板上;所述风扇、安装板依次设于箱盒体第二腔室的风扇座及安装板座上,散热片与制冷片贴合,且制冷片镶嵌在安装板内,机箱传感器组件设于箱盒体的第二腔室的传感器座上;所述机盖板覆盖在箱盒体上,防水透气阀设于机盖板的阀安装孔上,连接端子经箱盒体的端子接口与电路板连接。
本发明采用将箱盒体分隔为第一腔室及第二腔室,在第一腔室内的电路板上设置电路板传感器组件,在第二腔室内设置风扇、散热片、制冷片及机箱传感器组件,通过电路板传感器组件及机箱传感器组件监测机箱及电路板的工作环境状态,并随时反馈到电路板,电路板控制制冷片的TEC热电制冷模块进行制冷制热转换,同时控制风扇的转速及防水透气阀开启,对机箱的工作环境处于全监控并予以及时调节,将监控信息通过电路板的连接端子与外部设备进行实时通信,实现对外通信与远程控制的优点。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对机箱所处的工作环境进行实时监测与有效控制的优点,大幅提高了机箱内电器元件工作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盖板、箱盒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图2,本发明包括机盖板1、电路板传感器组件2、机箱传感器组件3、散热片5、安装板6、制冷片7、箱盒体8、风扇9、电路板10、防水透气阀11及连接端子1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航天科工电器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航天科工电器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9004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