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石墨烯密胺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89827.6 | 申请日: | 2017-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338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8 |
发明(设计)人: | 张万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贺州宝兴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G11/32 | 分类号: | H01G11/32;H01G11/86;H01G11/26 |
代理公司: | 重庆百润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9 | 代理人: | 刘立春 |
地址: | 542800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密胺树脂 复合材料 石墨烯 材料领域 制备工艺 超级电容器电极 高温热处理 聚乙烯醇 首次合成 氧化石墨 比电容 充放电 单分散 分散剂 规模化 空心球 潜在的 实心球 制备 复合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石墨烯密胺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涉及材料领域,本发明以聚乙烯醇为分散剂,制备出单分散的密胺树脂实心球,与氧化石墨复合后,利用高温热处理法,首次合成了石墨烯/密胺树脂空心球复合材料,在1A/g的电流密度下充放电,比电容达到625F/g,在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领域中具有许多潜在的应用前景;本发明工艺简单,适合规模化工业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石墨烯密胺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属于特殊形貌复合材料制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石墨烯是一种二维有序的碳材料,它不仅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而且其导电性、电化学性、热稳定性、机械性优良,因此石墨烯被看作是一种理性的电极材料。由于石墨烯片层之间具有较强的π-π作用力,使石墨烯片层容易发生团聚,所以实际制备出的石墨烯材料,其比表面积远低于单层石墨烯的理论值。
石墨烯材料的层数及比面积大小对材料的电化学活性、电子的传导性均有重要的影响。为避免石墨烯片层团聚,增大石墨烯材料的比表面积,前人将石墨烯与其他纳米材料复合。的确,作为储能材料这些复合材料具有相对较高的比电容,但是他们的生产成本较高,循环稳定性、倍率性能有待于提高。高温热处理法制备具有高比电容石墨烯/密胺树脂空心球复合超级电容器材料,仍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利用高温热处理法制备石墨烯/密胺树脂空心球复合材料,提供了一种制备特殊形貌的石墨烯基复合超级电容器材料的方法。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石墨烯密胺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按照摩尔比计算即三聚氰胺:甲醛:蒸馏水为1:2.0-2.7:4-5的比例,将三聚氰胺、甲醛和蒸馏水加入到容器中并搅拌混合均匀后加热至75-80℃后控制搅拌转速为500r/min进行搅拌反应0.3-0.4h,得到反应液;
(2)用三乙醇胺溶液调节上述所得的反应溶液的pH为8-9,继续控制温度为75-80℃、转速500r/min,直至透明得到密胺树脂溶液;
(3)将氧化石墨分散在去离子水中,超声1-6h,配成浓度为1mg/mL的氧化石墨分散液;将密胺树脂加入去离子水中,超声0.5-3h,配成浓度为2.5mg/mL的密胺树脂分散液;
(4)在搅拌条件下,将氧化石墨分散液与密胺树脂分散液混合,氧化石墨与密胺树脂的质量之比为1:10-9:1,连续搅拌1-8h,使两者充分混合均匀;将所得混合溶液进行冷冻干燥,得到海绵状的氧化石墨/密胺树脂复合物;
(6)在Ar气保护下,以0.5-5℃/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400-900℃,碳化时间为0.5-6h,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得到黑色石墨烯/密胺树脂空心球复合材料。
进一步限定,步骤(3)中所述的氧化石墨分散液超声时间为3h;所述的密胺树脂分散液超声时间为1.5h。
进一步限定,步骤(4)中所述的氧化石墨与密胺树脂的质量之比为1:5;所述的氧化石墨与密胺树脂混合液,搅拌混合时间为3h。
进一步限定,步骤(5)中所述的升温速率为1℃/min;所述的碳化温度为600℃;所述的碳化时间为1h。
有益效果:
(1)本发明以聚乙烯醇为分散剂,制备出单分散的密胺树脂实心球,与氧化石墨复合后,利用高温热处理法,首次合成了石墨烯/密胺树脂空心球复合材料,在1A/g的电流密度下充放电,比电容达到625F/g,在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领域中具有许多潜在的应用前景;
(2)本发明工艺简单,适合规模化工业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贺州宝兴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贺州宝兴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8982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