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陶瓷洁具生产流水线产品的移载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88885.7 | 申请日: | 2017-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1486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7 |
发明(设计)人: | 曹瑾 | 申请(专利权)人: | 绍兴市梓昂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B17/00 | 分类号: | B28B17/00 |
代理公司: | 绍兴市寅越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85 | 代理人: | 胡国平 |
地址: | 312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输送架 移载架 支撑杆 生产流水线 陶瓷洁具 移载机构 落料口 常规流水线 支撑杆底端 多层设计 高温连接 升降调节 输送物件 移载装置 占位空间 滑动架 上表面 上端 挡隔 洁具 开合 落料 嵌框 移载 焊接 平行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陶瓷洁具生产流水线产品的移载机构,其结构包括一位输送架、支撑杆、二位输送架、移载架、落料口、移载装置,一位输送架位于二位输送架上方,二者相互平行,支撑杆设有3个以上,支撑杆上端与一位输送架底部焊接,支撑杆底端与二位输送架上表面通过高温连接,移载架安装在落料口中部,移载架位于二位输送架中部上方,本发明下落式移载利于输送架进行多层设计,占位空间小;通过滑动架的升降调节洁具在输送时能够根据需要选择相应的输送架层;通过嵌框的挡隔能够方便控制落料口的开合,同时实现了输送架可当作常规流水线进行输送物件,设备得到合理利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陶瓷洁具生产流水线产品的移载机构,属于陶瓷洁具生产流水线移载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陶瓷洁具生产线均是按不同的生产环节区分设置,要经过多次的下线、运输、上线、组装等多道工序,如制坯步骤有单独的制坯线,上釉步骤有单独的环形喷涂线。
现有技术各条生产线之间均是通过人手或夹具搬运产品,陶瓷洁具都比较重,人手搬运不但效率低,还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而且夹具搬运则容易对产品表面造成损伤;而通过设备移载时输送架无法多层设计,占位空间大,洁具在输送时无法根据需要选择输送架层,洁具在移载时无法得到有效的缓冲防护,无需移载时输送架无法当作常规流水线进行输送。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陶瓷洁具生产流水线产品的移载机构,以解决各条生产线之间均是通过人手或夹具搬运产品,陶瓷洁具都比较重,人手搬运不但效率低,还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而且夹具搬运则容易对产品表面造成损伤;而通过设备移载时输送架无法多层设计,占位空间大,洁具在输送时无法根据需要选择输送架层,洁具在移载时无法得到有效的缓冲防护,无需移载时输送架无法当作常规流水线进行输送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陶瓷洁具生产流水线产品的移载机构,其结构包括一位输送架、支撑杆、二位输送架、移载架、落料口、移载装置,所述一位输送架位于二位输送架上方,二者相互平行,所述支撑杆设有3个以上,所述支撑杆上端与一位输送架底部焊接,所述支撑杆底端与二位输送架上表面通过高温连接,所述移载架安装在落料口中部,所述移载架位于二位输送架中部上方,所述移载装置安装在移载架内部,所述移载架设有落料口,所述移载装置由下压装置、拉升机构、转动装置、一部落料口、侧推装置、滑动架、后推装置、二部落料口、推动装置组成,所述拉升机构固定连接在下压装置中部,所述转动装置上端缠绕在拉升机构上,所述转动装置底部缠绕在推动装置上方,所述一部落料口位于二部落料口上方,所述一部落料口位于下压装置的中部,所述侧推装置上端嵌在下压装置远离推动装置的一端,所述侧推装置底部与后推装置远离推动装置的一端接触,所述滑动架内侧与二部落料口上端外缘活动连接,所述后推装置分别与二部落料口、推动装置相邻,所述下压装置由下压整架、一部升降器、加宽弹簧、固定环框、二部升降器组成,所述固定环框与二部升降器扣接,所述下压整架内侧与二部升降器滑动连接,所述加宽弹簧设有2个并与下压整架弹性连接,所述一部升降器与加宽弹簧相邻,所述一部升降器上端与下压整架固定连接,二者组成为一体化结构,所述一部落料口由一部落料口本体、一部缓冲带组成,所述一部缓冲带设有3条以上并依次排列,所述一部缓冲带胶接在一部落料口本体内环面上,所述二部落料口由二部缓冲带、二部落料口本体组成,所述二部缓冲带设有3条以上并依次排列,所述二部缓冲带胶接在二部落料口本体内侧面,二者组成为一体结构,所述下压装置位于移载架内腔上端,所述滑动架位于移载架内腔底部,所述滑动架贯穿移载架,所述后推装置位于移载架内腔中部,所述侧推装置与推动装置分别安装在移载架内腔环侧。
进一步地,所述侧推装置包括一部转杆、二部转杆、三部转杆、四部转杆,所述一部转杆与二部转杆啮合,所述三部转杆与四部转杆相对并分别固定在二部转杆上,所述三部转杆设有三部转杆本体、三部推动杆,所述三部转杆本体与三部推动杆固定连接并组成为U型结构,所述四部转杆设有四部转杆本体、推动转杆,所述四部转杆本体与推动转杆机械连接并组成为凸字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绍兴市梓昂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绍兴市梓昂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8888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