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针对云终端的数据扫描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86358.2 | 申请日: | 2017-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3837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0 |
发明(设计)人: | 令狐洲;喻波;王志海;秦凯;吴宏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明朝万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21/55 | 分类号: | G06F21/55;G06F21/6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97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针对 终端 数据 扫描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针对云终端的数据扫描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云服务器上建立敏感信息存储区;对云服务器上终端信息存储区域的所有云终端信息进行扫描,确定敏感信息;在云服务器的敏感信息存储区对所述敏感信息进行分类存储;建立云服务器上终端信息存储区域与敏感信息存储区之间的映射关系;根据云服务器上的分类存储结果,对用户的操作进行相应的处理。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在云服务器上占用资源对所有的硬件信息进行扫描不占用员工个人的资源,保证员工对文件操作时候,在文件在增量扫描前的文件不必要做重复扫描,减少了扫描机制;最大效率的保证安全的同时,又不影响员工的正常办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安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针对云终端的数据扫描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近几年云办公的企业化,云化办公桌面已经成为企事业单位削减办公成本、提高数据维护性的一种重要途径,得到了广泛应用。在云化办公环境中,传统的主机数据防泄漏终端在扫描主机中的敏感文件时,针对每个人的终端分配的空间都进行了敏感信息扫描,没有对云化环境进行优化,浪费了云化环境的数据集中带来的扫描便利性,同时,维护起来成本很高,难维护。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针对云终端的数据扫描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云服务器上建立敏感信息存储区;
2)对云服务器上终端信息存储区域的所有云终端信息进行扫描,确定敏感信息;
3)在云服务器的敏感信息存储区对所述敏感信息进行分类存储;
4)建立云服务器上终端信息存储区域与敏感信息存储区之间的映射关系;
5)根据云服务器上的分类存储结果,对用户的操作进行相应的处理。
根据本发明的方法,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的扫描包括:全量扫描、增量扫描和定时扫描。
根据本发明的方法,优选的,在所述步骤2)中,在云服务器扫描初次启动时触发全量扫描或通过手动触发全量扫描。
根据本发明的方法,优选的,所述步骤3)中的敏感信息从终端信息存储区域迁移分类存储于以下敏感信息存储区:需要审批存储区、加密存储区和拒绝外泄存储区,然后在终端信息存储区域的敏感信息原始存储位置与敏感信息存储区之间建立映射关系。
根据本发明的方法,优选的,所述步骤5)中,判断该操作是否发生在定时扫描后,如果是,则对操作针对的文件启动扫描;
否则,判断操作针对的文件是否为敏感文件,如果是,获取用户操作权限,根据用户操作权限对文件进行操作,如果不是敏感文件,则直接对文件进行操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针对云终端的数据扫描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
敏感信息创建模块,在云服务器上建立敏感信息存储区;
信息映射模块,建立云服务器上终端信息存储区域与敏感信息存储区之间的映射关系;
敏感信息确定模块,对云服务器上终端信息存储区域的所有云终端信息进行扫描,确定敏感信息;
分类存储模块,在云服务器的敏感信息存储区对所述敏感信息进行分类存储;
操作处理模块,根据云服务器上的分类存储结果,对用户的操作进行相应的处理。
根据本发明的系统,优选的,所述敏感信息确定模块进行的扫描包括:全量扫描、增量扫描和定时扫描。
根据本发明的系统,优选的,所述敏感信息确定模块在云服务器扫描初次启动时触发全量扫描或通过手动触发全量扫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明朝万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明朝万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8635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长期保存的胎盘亚全能干细胞凝胶制剂及制备方法
- 下一篇:自动抛光设备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