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功能止血抗菌消炎牙膏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85904.0 | 申请日: | 2017-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4365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3 |
发明(设计)人: | 何丹农;朱君;刘睿;王萍;金彩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纳米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8/9789 | 分类号: | A61K8/9789;A61K8/9794;A61K8/73;A61K8/25;A61Q11/00;A61P31/02;A61P29/00;A61P7/04;A61P1/0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东亚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1208 | 代理人: | 董梅 |
地址: | 20024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止血 抗菌 消炎 牙膏 制备 方法 及其 产品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多功能止血抗菌消炎牙膏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和应用,其制备工艺在于先制备表面修饰的介孔二氧化硅,然后在其表面嫁接壳聚糖分子,得到无机/有机杂化纳米材料,以该无机/有机杂化纳米材料吸附天然植物提取物,以得到的产物为摩擦剂制备抗菌牙膏。本发明的优点在于以以介孔二氧化硅为介质,实现快速的止血作用;在介孔二氧化硅表面修饰壳聚糖分子,实现抗菌作用;在介孔孔道中吸附天然植物提取物,实现消炎的作用。利用这种多功能摩擦剂制备多功能牙膏,其具备了将止血、抗菌、消炎功能于一体。本发明中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可操作性强,能进一步满足生产和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材料的制备领域,涉及一种多功能止血抗菌消炎牙膏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和应用,具体地涉及一种介孔二氧化硅表面修饰壳聚糖,并将其用于多功能止血抗菌消炎牙膏的制作。
背景技术
牙膏是常用的口腔用品之一,其功能主要包括两部分,其一为清除口臭及异味,抑菌消炎,使口气清新、口腔清爽;其二为健齿防蛀,保护牙齿。目前,天然植物牙膏是一类含有天然植物提取物,并具有如消炎、除臭、止痛等功效的牙膏。其中,止血牙膏是通过添加功能性有机物(如中药、多肽分子)实现凝血作用。但是光止血仍不够,复合型抗菌消炎作用才能实现对牙齿的日常护理。
功能性无机纳米材料具有众多的功效,越来越被人们使用和重视。20世纪80年代,Francis X. Hursey发现了由惰性颗粒状矿物质沸石具有优良的止血效果,并于1989年申请了专利US4,822,349。2002年,该材料获得美国FDA批准上市(商品名QuikClotTM)。然而,QuickclotTM止血剂在使用过程中存在显著的放热反应,严重时甚至会产生组织热灼伤。为了改善沸石类止血剂的性能,CN1727011A设计研制出具有介孔结构沸石止血剂,该材料独特的介孔结构和孔径可调控性使其的止血功能更强,止血速度更快,并可通过吸附抗菌素或止痛药等进一步提高疗效。因而与传统沸石止血剂相比,介孔分子筛具有更加广阔的市场前景。同时,为了进一步提高介孔氧化硅的降解性,中国专利(CN1970090)和美国专利(US20090232902A1)报告了“硅基干凝胶介孔止血材料”的研究工作,研制出了高比表面积的介孔硅基干凝胶,该材料不仅具有介孔结构沸石止血剂均一的介孔结构和窄的孔径分布之外,而且可生物降解、无放热反应,不会对组织造成灼伤等的副作用,呈现出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止血抗菌消炎牙膏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述方法制备的多功能止血抗菌消炎牙膏产品。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述产品的应用。
本发明目的通过下述方案实现:一种多功能止血抗菌消炎牙膏的制备方法,先制备表面修饰的介孔二氧化硅,然后在其表面嫁接壳聚糖分子,得到无机/有机杂化纳米材料,以该无机/有机杂化纳米材料吸附天然植物提取物,以得到的产物为摩擦剂制备止血抗菌消炎牙膏,包括如下步骤:
(1)表面修饰的介孔二氧化硅制备
将一定量的表面活性剂溶解于180 mL 水中,搅拌15分钟后,加入6 mmol NaOH,在剧烈搅拌下,逐滴滴加正硅酸乙酯(TEOS),表面活性剂与TEOS的摩尔比为0.01:1~0.2:1,同时0.1-1 mmol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ES),反应物在25℃温度下,缓慢搅拌10小时,得到的反应产物经室温陈化12小时后,用二次蒸馏水洗涤,在甲苯溶液中回流12小时,并于80℃下真空干燥12小时;
(2)表面嫁接壳聚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纳米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纳米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8590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