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金属板料局部特征成形方法与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84842.1 | 申请日: | 2017-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7390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1 |
发明(设计)人: | 张智恒;丁士鹏;张学广;邹天下;何广忠;李大永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宁波赛乐福板材成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1/00 | 分类号: | B21D3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庄文莉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渐进 压模 导向组件 驱动机构 成形 上模 下模 成形机构 金属板料 局部特征 斜向导向面 成形装置 上下方向 支撑组件 横向牵引力 残余应力 成形压力 冲压成形 弹性回复 滑动连接 夹料空间 增力效果 | ||
1.一种金属板料局部特征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驱动机构(1)、成形机构以及支撑组件,驱动机构(1)、成形机构安装在支撑组件上;
所述成形机构包含渐进压模与导向组件,渐进压模滑动连接在所述导向组件上,驱动机构(1)与渐进压模相连,驱动机构(1)能够带动渐进压模相对导向组件运动;
所述渐进压模在上下方向上形成上模与下模,上模与下模之间形成夹料空间,导向组件上设置有斜向导向面,上模和/或下模沿所述斜向导向面运动使得上模与下模在上下方向上能够相对运动;
还包含连接结构,驱动机构(1)与渐进压模通过连接结构相连;
所述连接结构包含连接块(4)、拉杆(6)、横向定位螺母(5)以及连接块(4)固定螺母;驱动机构(1)包含驱动杆;
驱动杆贯穿连接块(4)设置,横向定位螺母(5)与连接块(4)固定螺母分别位于连接块(4)沿厚度方向的两端将连接块(4)紧固安装在驱动杆上;
驱动杆沿轴向的两端分别与连接块(4)、渐进压模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板料局部特征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渐进压模包含模具块与模具安装板,一个或多个所述模具块安装在模具安装板上;
所述上模包含上模具块与上模具安装板(10),所述下模包含下模具块与下模具安装板(1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金属板料局部特征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安装板沿厚度方向的两端分别形成模具块安装端与第二导轨接触端;
所述第二导轨接触端的端面上设置有第二导向槽,第二导向槽的槽底面形成第二斜向导向面(2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金属板料局部特征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组件包含直线导轨与直线导轨安装板;直线导轨与直线导轨安装板紧固连接;
直线导轨安装板沿厚度方向的两端分别形成第一导轨接触端与结构安装端;第一导轨接触端上设置有第一导向槽,第一导向槽的槽底面形成第一斜向导向面(22);
直线导轨安装在第一斜向导向面(22)与第二斜向导向面(23)这两个斜向导向面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金属板料局部特征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包含顶部顶板(11)、底部基板(19)以及支撑杆(12),顶部顶板(11)与底部基板(19)通过支撑杆(12)相连;
所述直线导轨包含上直线导轨(20)与下直线导轨(21),所述直线导轨安装板包含上直线导轨安装板(8)与下直线导轨(21)安装板;
上直线导轨安装板(8)、下直线导轨(21)安装板分别紧固安装在顶部顶板(11)、底部基板(19)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板料局部特征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包含安装支撑板(2)、驱动机构(1)安装板以及底部基板(19);
驱动机构(1)、安装支撑板(2)、驱动机构(1)安装板、底部基板(19)依次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板料局部特征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1)提供横向牵引力。
8.一种使用权利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金属板料局部特征成形装置的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
模具设计步骤:根据待成形局部特征确定上模与下模为单一模具块或配合模具组,分别对上模与下模进行模面设计和加工制造,模具上设置与模具安装板对应的装配特征;
驱动机构(1)选择步骤:根据成本预算、实际工况、牵引力需求确定驱动机构(1);
斜度确定步骤:确定合适的放大倍数,进而求解出模具安装板与直线导轨安装板上斜向导向面的斜度;
设备装配步骤:对驱动机构(1)与成形机构进行装配;
板材零件安装步骤:将待加工的板材零件安装在夹料空间中合适的位置上;
局部特征成形步骤:控制驱动机构(1)提供横向牵引力,上模与下模在拉力的作用下斜向运动并啮合,在金属板材零件待成形区域产生压力,对局部特征进行渐进成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斜度确定步骤中,放大倍数通过以下公式确定:
式中:k为成形压力相比于横向牵引力的放大倍数;β为斜向导向面的倾斜角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宁波赛乐福板材成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交通大学;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宁波赛乐福板材成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8484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