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声学黑洞减振降噪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83734.2 | 申请日: | 2017-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3370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5 |
发明(设计)人: | 季宏丽;王小东;裘进浩;黄薇;韩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G10K11/16 | 分类号: | G10K11/16;G10K11/172;F16F1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王戈 |
地址: | 210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声学 黑洞 减振降噪 装置 | ||
1.一种声学黑洞减振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降噪装置设置在被降噪结构上,所述减振降噪装置包括圆盘形结构,所述圆盘形结构的上、下表面之间的距离从所述圆盘形结构的中轴线向外边缘逐渐减小变化,所述圆盘形结构包括黑洞区域,所述黑洞区域的上、下表面之间的距离从中轴线向外边缘方向呈幂指数形式变化;
所述减振降噪装置还包括连接环,所述连接环设置于圆盘形结构的下表面,用于连接所述圆盘形结构与所述被降噪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声学黑洞减振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盘形结构还包括均匀区域,所述均匀区域设置于所述圆盘形结构的中轴线位置并位于所述黑洞区域的内侧,与所述黑洞区域相连通,所述均匀区域的上、下表面之间的距离不变,并且等于所述黑洞区域的上、下表面之间的最大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声学黑洞减振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盘形结构还包括延伸区域,所述延伸区域设置于所述圆盘形结构的外边缘位置,并位于所述黑洞区域的外侧,与所述黑洞区域相连通,所述延伸区域的上下表面之间的距离不变,并且等于所述黑洞区域的上、下表面之间的最小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声学黑洞减振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盘形结构的下表面的中轴线位置设置有空腔,所述圆盘形结构的上表面上开设有与所述空腔连通的通孔,所述通孔和所述空腔形成声共振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声学黑洞减振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为圆柱形空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声学黑洞减振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降噪装置还包括圆环形阻尼垫片,所述圆环形阻尼垫片的外径与所述圆盘形结构的外径相同,所述圆环形阻尼垫片粘附于所述圆盘形结构的下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声学黑洞减振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环的材料为吸振吸声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8373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琴键、键盘模块及电钢琴
- 下一篇:一种机器人语音交互的系统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