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流体压力缸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83616.1 | 申请日: | 2017-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2348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8 |
发明(设计)人: | 荒井茂弘 | 申请(专利权)人: | 精工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5B15/14 | 分类号: | F15B15/14;F15B15/16;F15B2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李辉;邓毅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流体 压力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流体压力缸,其目的在于缩短流体压力缸的全长。将内缸(40)同轴地配置于外缸(10)的内部,将空压供给杆(22)同轴地配置于内缸的内部。并且,将第1活塞(30)配置于空压供给杆与内缸之间,将内缸内的第1活塞的一个面(油压面)侧作为气压室(80),将另一个面侧作为第1油压室(81)。将第2活塞(50)配设于外缸与内缸之间,将该两个缸内的、朝向与第1活塞的油压面相同的方向的第2活塞的面侧作为第2油压室(82)。在内缸上形成有连通孔(44),该连通孔用于使填充于第1油压室和第2油压室的油(OL)移动来传递负压。通过该结构,能够缩短流体压力缸的全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过流体供给而产生推力的流体压力缸。
背景技术
为了通过供给流体来实现产生所希望的推力的“推压”、“上提”、“抓捏”、“搬运”、“夹持”等各种动作,广泛使用油压缸、气压缸、气动液压缸等各种流体压力缸。
气动液压缸将空气压力在缸体内部转换为油压并输出,其能够在使用气动设备的同时获得油压单元的功能(专利文献1)。
气动液压缸在内部具有2种流体室,且由下述部分构成:使外部产生高推动力的油压室;和用于提高油压室的压力的空压室。
可是,在以往的气动液压缸中,空压室和油压室被串联地配置于同一轴心线上,且构成为,分隔空压室和油压室的活塞的移动方向、与接受油压而输出推力的活塞的移动方向一致。
因此,关于以往的气动液压缸,2种流体室的冲程长度相加而使得缸体整体变长,与只具有1种流体室的一般的气压缸或油压缸相比较,导致全长变长。
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4895342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缩短流体压力缸的全长。
(1)在技术方案1所述的发明中,提供一种流体压力缸,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压力缸具备:壳体;充满第1流体的第1流体室,其形成于所述壳体内;充满第2流体的第2流体室,其形成于所述壳体内;第1活塞,其将所述第1流体室和所述第2流体室分隔开,受到所述第1流体的压力而在所述壳体的轴线方向上移动,对所述第2流体加压;以及环状的第2活塞,其被配设于所述第1活塞的径向方向外侧,受到被所述第1活塞加压的所述第2流体的压力而在所述壳体的轴线方向上移动,所述第2流体室形成为,所述第1活塞的对所述第2流体进行加压的面和所述第2活塞的承受所述第2流体的压力的面成为同一方向。
(2)在技术方案2所述的发明中,提供技术方案1所述的流体压力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第2流体室具备:第1室,其内部的所述第2流体与所述第1活塞接触;形成于所述第1室的径向方向外侧的第2室,其内部的所述第2流体与所述第2活塞接触;以及连通通道,其将所述第1室和所述第2室连通。
(3)在技术方案3所述的发明中,提供技术方案1或技术方案2所述的流体压力缸,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压力缸具备第1流体供给通道,所述第1流体供给通道通过所述第1活塞的径向方向内侧,且与所述第1流体室连通,对所述第1流体室供给第1流体。
(4)在技术方案4所述的发明中,提供技术方案3所述的流体压力缸,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压力缸具备:内筒部,其被配设于所述壳体的径向方向内侧;和中央杆,其被配设于所述内筒部的径向方向内侧,所述第1流体供给通道形成于所述中央杆,所述第1活塞被配设于所述中央杆与所述内筒部之间,所述第2活塞被配设于所述内筒部与所述壳体之间。
(5)在技术方案5所述的发明中,提供技术方案1至技术方案4中的任意一项技术方案所述的流体压力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流体是压缩性流体或非压缩性流体,所述第2流体是压缩性流体或非压缩性流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精工电子有限公司,未经精工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8361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