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管件冲切机构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83280.9 | 申请日: | 2017-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151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1 |
发明(设计)人: | 陆志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钜智自动化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28/00 | 分类号: | B21D28/00;B21D43/00;B21D28/14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3157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管件冲切 机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管件冲切机构,包括了上模和下模,在下模上固定着导柱,在上模顶部固定着液压缸,在上模底部固定着刀架,在刀架的底部固定着竖刀,在下模上支撑着工作台,在工作台的顶面上铺设有滑轨,在滑轨上滑动连接着切刀,下模在工作台旁设置有夹具,在夹具中夹持有待切割的管件,切刀的底部要低于管件的上表面,竖刀位于管件的正上方;在上模底部固定着竖齿条,在所述下模上固定着齿轮箱,在所述齿轮箱中设置有传动齿轮,所述竖齿条延伸在所述齿轮箱中并与所述传动齿轮啮合,所述切刀连接着横齿条,所述横齿条也延伸在所述齿轮箱中并与所述传动齿轮啮合,所述竖齿条与传动齿轮的啮合位置和所述横齿条与传动齿轮的啮合位置两者相互间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切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能对管件进行冲切且不会造成管壁塌陷的管件冲切机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对于管件的切割一般是通过锯切工艺来进行的,即先将管件通过夹具固定在工作台上,随后通过高速旋转的锯片对管件由一侧向另一侧进行切割,锯切工艺为了保证切割后管件端口的平整度,锯片朝向管件进给的速度较慢,这就导致了切管的时间会比较长,并且切割过程对于锯片的消耗较大,需要经常更换锯片,造成了生产成本的上升。
冲切工艺相对于锯切能明显提高工作效率,但冲切的工件一般都是实心的板件,目前很难对空心管件进行冲切,这是由于空心的管件其上管壁和下管壁之间是中空的,即上管壁的底部没有支撑,处于一个悬空状态,当对上管壁进行冲切时,切刀强大的冲击力会在切断上管壁的同时,造成切割位置两侧的管壁受到向下的冲击力而发生塌陷,导致最终切割后的管件是瘪口的。
针对于此,现有技术中的做法一般是改进切刀的形状,比如在张超宇的论文《薄壁管件的冲切模的设计与应用》一文中,提出了在冲切薄壁管件时,将刀刃曲线设置呈双圆弧形,使得其在切割管件时能向刀刃的两侧水平方向扩散切屑力,来减小对切口附近管件的直接冲击。与它原理类似的是,在蒲思洪的论文《管材冲切加工的研究进展》一文中,也提出了通过改造刀具来便于冲切加工的方案,在该方案中,它是将刀刃设计成对管壁切点的作用力方向与管壁在该处法线的夹角大于90°,从而满足切屑外翻。总的来说,他们这种对于刀刃的改进,其目的都是尽量使得刀刃在切入管件时,其作用力方向指向外侧,从而减小刀刃对切口附近管壁的竖直冲击力,由此防止管壁塌陷。
但他们的这种管材冲切方式存在着很大的弊端,一方面,由于他们所采用的刀具都不是市面上的标准刀具,需要根据实际管件的尺寸经过计算后来专门设计制造(因为他们需要对管件的作用力方向进行多次测试),增加了设计工序的同时也需要增加多次重复的研制时间,极大限制了批量加工的生产效率;另一方面,这种双圆弧形的刀刃,由于是对其两侧进行了减薄处理来形成双圆弧形,使得其刀刃刚度较低,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就会磨损,需要重新更换,增加了刀具报废率,也由于增加了加工成本;此外,他们目前还只能对薄壁管件进行加工,因为薄壁管件的管壁较薄,使得刚度不足的刀刃还能对管件进行冲切,但对于一些管壁较厚的管件而言,刀刃刚度不足,很可能在没有切断管件之前就崩断,适用面较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的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能对管件进行冲切且不会造成管壁塌陷的管件冲切机构,并且该冲切机构所采用的刀具为刚度足够的标准化刀具,不需要调整刀具和切口的相互夹角。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管件冲切机构,包括了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和所述下模上下正对,在所述下模上固定着导柱,所述上模套设在导柱上并能沿所述导柱上下滑动,在所述上模顶部固定着液压缸,由所述液压缸提供驱动力驱动所述上模沿所述导柱滑动,在所述上模底部固定着刀架,在所述刀架的底部固定着竖刀,在所述下模上支撑着工作台,在所述工作台的顶面上铺设有滑轨,在所述滑轨上滑动连接着切刀,所述下模在所述工作台旁设置有夹具,在夹具中夹持有待切割的管件,所述切刀的底部要低于所述管件的上表面,所述竖刀位于所述管件的正上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钜智自动化装备有限公司,未经宁波钜智自动化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8328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接收袋装电池的电池框架
- 下一篇:车库升降传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