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蓄热式焦油处置燃烧器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82648.X | 申请日: | 2017-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065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3 |
发明(设计)人: | 刘付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升泰节能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G7/07 | 分类号: | F23G7/0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6600 安徽省阜***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蓄热 焦油 处置 燃烧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燃烧设备,具体涉及一种能够处理燃气中焦油的燃烧设备。
背景技术
在秸秆综合气化处理以及其相似工艺的过程中,所产出的可燃气包含一定量的焦油,在此状态下焦油呈气态与可燃气体完全混合。
焦油成分复杂,处理困难,若不对焦油进行处理,直接燃烧,焦油无法分解,排出后在低于200℃的时候又凝结成液态,液态的焦油呈黑色粘稠液状,容易与其它灰分以及水混合聚集,堵塞后续送气管道或燃烧用具,细小的焦油颗粒在燃烧时会产生碳黑等颗粒,对后续燃气利用设备造成很大损害,燃气排出后会形成黑烟造成污染。
焦油的能量约占总能量的10%,若直接排出会降低秸秆综合气化处理的气化效率。
目前对焦油的处理主要有以下几种种方式:
物理分离法:先将焦油从气态转化为液态,经过水洗或过滤的方法将焦油从气体中分离,然后作为废物处理,这种方法一方面浪费了焦油的能量,另外一方面焦油处理不当会造成严重污染
催化裂解法:气化之后带有焦油的可燃气进入催化裂解装置,此时带有焦油的可燃气会降低至600℃,外加热源保持催化裂解装置在750~900℃,在催化裂解装置内催化剂的作用下,使得焦油催化裂解达到99%以上,这种方法系统复杂,且裂解炉内管道易堵塞,运行要求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蓄热式焦油处置燃烧器,结构简单,设计精巧,能够有效利用燃烧热量,去除可燃气体中混合的焦油。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解决背景内容所提出问题:
包括:筒体、催化蓄热球、催化网、燃气管道,所述催化蓄热球外部包裹网状结构,所述催化网与燃气管道位于筒体内部,催化网上部与燃气管道下部相连,燃气管道贯穿筒体上部与筒体外界相连,所述催化网下部贯穿筒体与筒体外界相连,所述网状结构与催化网为同一焦油裂解催化材质构成,所述催化蓄热小球以焦油裂解催化材质构成。
所述筒体侧边顶部设有进气口。
所述筒体内部嵌有耐火砖,筒体外部包裹保温材料。
所述筒体底部设有进气管道,所述进气管道一端与筒体底部连接,另一端与鼓风机连接。
所述燃气管道内设有点火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蓄热式焦油处置燃烧器的正视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蓄热式焦油处置燃烧器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催化蓄热球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图2、图3对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施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一种蓄热式焦油处置燃烧器
包括:筒体2、催化蓄热球3、催化网4、燃气管道5,催化蓄热球3以SiO2作为基质,外部包裹网状结构9,催化网4与燃气管道5位于筒体内部,催化网4上部与燃气管道5下部相连,燃气管道5贯穿筒体2上部与筒体2外界相连,催化网4下部贯穿筒体2与筒体2外界相连,网状结构9与催化网4为同一焦油裂解催化材质构成。
筒体2侧边顶部设有进气口1。
筒体内部嵌有耐火砖,一方面加固筒体,另外一方面防止长期高温运行对筒体造成损坏,筒体外部包裹保温材料防止能量泄漏,内部无法保持高温。
筒体2底部设有进气管道7,所述进气管道7一端与筒体2底部连接,另一端与鼓风机8连接。
携带焦油的可燃气体经过打火装置的时候被点燃,产生热量,催化蓄热小球经过蓄热之后,筒体内温度保持在800~900℃,在此温度下,携带焦油的可燃气进入筒体先与催化蓄热小球接触,催化蓄热小球为以SiO2作为基质的焦油复合催化剂,能够催化焦油裂解为可燃气体,催化蓄热小球上包裹有镍基材料的网状结构,催化网同样采用镍基材料,镍基材料作为焦油催化剂也能够有效加快焦油裂解,携带焦油的可燃气自上而下,先与催化蓄热小球充分接触,再进入下方的催化网,焦油已经全部裂解为可燃气体,通过催化网进入燃气管道,在进气管道和鼓风机的作用下与外界空气混合,通过电打火装置点燃后排出。
本发明提出一种蓄热式焦油处置燃烧器,结构简单,设计精巧,能够有效利用燃烧热量,去除可燃气体中混合的焦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升泰节能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省升泰节能科技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8264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RTO燃烧室检修门开启装置
- 下一篇:一种高速公路绿化带枯叶焚烧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