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混凝土叠合板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82154.1 | 申请日: | 2017-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043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1 |
发明(设计)人: | 欧阳靖;戴伟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航凯建材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5/18 | 分类号: | E04B5/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商专永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00 | 代理人: | 高之波;邬玥 |
地址: | 410000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凝土底板 架立 纵向水平钢筋 预应力钢筋 钢筋 混凝土叠合板 间隔分布 叠合 混凝土 制作 生产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凝土叠合板,包括混凝土底板、预应力钢筋、架立钢筋和纵向水平钢筋,预应力钢筋设于混凝土底板内,架立钢筋设于混凝土底板上,纵向水平钢筋间隔分布设于架立钢筋上,其自身重量较小,生产制作效率更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混凝土叠合板。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混凝土叠合板一般包括混凝土底板和设于混凝土底板上的混凝土肋,但是这种结构的混凝土叠合板自身重量较大,板内管线的布置更为复杂、麻烦。更重要的是,这种结构的混凝土叠合板生产制作效率降低,人工成本高、工期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混凝土叠合板,其自身重量较小,生产制作效率更高。
上述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混凝土叠合板,包括混凝土底板、预应力钢筋、架立钢筋和纵向水平钢筋,预应力钢筋设于混凝土底板内,架立钢筋设于混凝土底板上,纵向水平钢筋间隔分布设于架立钢筋上。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采用负弯矩钢筋施工方法对纵向水平钢筋伸出于混凝土底板的部分进行处理。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架立钢筋为一个或多个。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纵向水平钢筋为一个或多个。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至少具有如下效果:
1、本发明的一种混凝土叠合板,用纵向水平钢筋代替原有混凝土肋,以此可提高生产制作效率,减轻混凝土叠合板自身的重量。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中混凝土叠合板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的,本实施例是一种混凝土叠合板,包括混凝土底板1、预应力钢筋2、架立钢筋3和纵向水平钢筋4,多条预应力钢筋2沿横向间隔分布设于混凝土底板1内且每一预应力钢筋2沿纵向延伸,多个架立钢筋3沿纵向间隔分布且每一架立钢筋3垂直设于混凝土底板1上,多条纵向水平钢筋4沿横向间隔分布设于架立钢筋3上。浇筑现浇混凝土形成混凝土叠合板之前,由混凝土底板1内的多条预应力钢筋2与多条纵向水平钢筋4共同为混凝土底板1提供安装施工时的刚度。纵向水平钢筋4,不仅起到施工阶段提供混凝土叠合板自身刚度的作用,在浇筑完成叠合板后,直接作为布板方向支座负弯矩钢筋使用,仅需在垂直布板方向上布置支座负筋,减少钢筋绑扎工作量。取消混凝土肋,使得混凝土叠合板内管线的布置更为灵活,由于自身重量的减轻,可以制作更宽的底板,实现一个开间用2到3块混凝土叠合板拼装完成。
进一步地,每一纵向水平钢筋4沿纵向延伸且与每一架立钢筋3连接在一起。优选地,每一纵向水平钢筋4与每一架立钢筋3是绑扎在一起的。
进一步地,每一架立钢筋3包括位于顶部的横向钢筋301和一条或多条垂直连接于横向钢筋301与混凝土底板1之间的竖立钢筋302。
进一步地,每一竖立钢筋302与横向钢筋301焊接,或一体折弯而成。
进一步地,按照国家现有支座负弯矩钢筋施工方法对纵向水平钢筋4伸出于混凝土底板1的部分进行处理。浇筑现浇混凝土之后,混凝土底板1内预应力钢筋2作为混凝土底板1的受力钢筋,纵向水平钢筋4作为支座负弯矩钢筋。
若板顶负筋不满足配筋需求,施工时可直接在架立钢筋3上增设纵向水平钢筋4,以满足配筋需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航凯建材技术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湖南航凯建材技术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8215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大跨度预应力轻骨料混凝土叠合板
- 下一篇:一种高强抗震保温钢筋桁架楼承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