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两维波束赋形的无源天线阵列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82107.7 | 申请日: | 2017-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833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9 |
发明(设计)人: | 王昊;吴辰炜;薛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Q1/38 | 分类号: | H01Q1/38;H01Q1/50;H01Q2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马鲁晋 |
地址: | 21009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功分网络 俯仰 波束赋形 线阵 无源天线阵列 转接结构 馈电口 馈电 加权 波导形式 独立波束 天线单元 天线效率 印刷振子 波导 赋形 总口 | ||
1.一种两维波束赋形的无源天线阵列,其特征在于,包括总馈电口[4]、方位维功分网络[2]、转接结构[3]和俯仰维线阵[1];
所述总馈电口[4]位于方位维功分网络[2]的总口,给所述方位维功分网络[2]提供射频信号;所述转接结构[3]位于方位维功分网络[2]和俯仰维线阵[1]之间,用于连接方位维功分网络[2]各支路和对应的俯仰维线阵[1],所述方位维功分网络[2]通过转接结构[3]给各个俯仰维线阵[1]提供射频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维波束赋形的无源天线阵列,其特征在于,多个俯仰维线阵[1]相互平行,并垂直于方位维功分网络[2]放置,组成阵面;各个俯仰维线阵[1]的结构相同,均包括若干等间距线性排列的天线单元[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两维波束赋形的无源天线阵列,其特征在于,转接结构[3]采用同轴线形式的连接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两维波束赋形的无源天线阵列,其特征在于,俯仰维线阵[1]内部的俯仰维功分网络[5]和方位维功分网络[2]均采用全并馈形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两维波束赋形的无源天线阵列,其特征在于,俯仰维线阵[1]内部的俯仰维功分网络[5]采用威尔金森功分器实现所需功分,从而实现俯仰维波束赋形中,各天线单元[6]所需的幅度权值;采用移动T形结位置的方法,实现俯仰维波束赋形中各天线单元[6]所需相位权值;俯仰维线阵[1]采用印刷振子作为天线单元[6]。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两维波束赋形的无源天线阵列,其特征在于,方位维功分网络[2]为波导形式,具体采用波导H面T形功分器实现功率分配,通过移动功分器输入端口相对于T形功分器中心位置的方法实现所需的功分比,从而实现方位维波束赋形所需幅度权值,采用整体移动T形功分器位置的方法实现方位维波束赋形所需相位权值。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两维波束赋形的无源天线阵列,其特征在于,俯仰维线阵[1]内部的俯仰维功分网络[5]周围铺上带接地孔的金属层,并在外侧放置金属屏蔽盒;俯仰维线阵[1]采用SMP接口作为射频接口。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维波束赋形的无源天线阵列,其特征在于,总馈电口[4]采用SMA接口作为射频接口,方位维功分网络[2]各支路采用SMP接口作为射频接口,方位维功分网络[2]总波导口和总馈电口[4]所采用的SMA接口之间采用台阶进行过渡;方位维功分网络[2]各支路波导口和各支路所采用SMP接口之间采用台阶进行过渡。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维波束赋形的无源天线阵列,其特征在于,俯仰维线阵[1]实现“余割平方”波束赋形,方位维功分网络[2]实现低副瓣赋形。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维波束赋形的无源天线阵列,其特征在于,俯仰维线阵[1]长95mm,高50mm;方位维功分网络[2]长527mm,宽226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理工大学,未经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82107.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EBG结构的微带天线
- 下一篇:一种多波段三合一天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