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轻质保温复合墙体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81574.8 | 申请日: | 2017-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325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5 |
发明(设计)人: | 曹擎宇;侯兆新;郝挺宇;郝彬;熊喆怡;王志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13/14 | 分类号: | B32B13/14;B32B13/04;B32B13/06;B32B15/02;B32B15/082;B32B27/12;B32B27/42;B32B27/30;B32B27/06;B32B27/08;B32B9/00;B32B9/04;E04B2/00;E04B1/76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沃律师事务所 11620 | 代理人: | 王继胜 |
地址: | 100082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质保 复合 墙体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轻质保温复合墙体,其特征在于:复合墙体由内到外依次包括:第一轻骨料混凝土层、水泥砂浆找平层、钢丝加强筋层、第一聚苯乙烯泡沫保温层、第一聚合物隔声层、第二聚苯乙烯泡沫保温层、第二聚合物隔声层、第三聚苯乙烯泡沫保温层、碳纤维复合材料层以及第二轻骨料混凝土层,其中,第一聚苯乙烯泡沫保温层的厚度小于第二聚苯乙烯泡沫保温层的厚度,第二聚苯乙烯泡沫保温层的厚度小于第三聚苯乙烯泡沫保温层的厚度。本发明使用了引气型轻骨料混凝土,大幅度降低了混凝土层的自重;本发明的轻质保温复合墙体的保温性能比现有技术中的复合墙体的保温性能高;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设计了多层聚合物隔声层,使得本发明的墙体的隔声性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轻质保温复合墙体。
背景技术
外墙外保温顾名思义是一种把保温层放置在主体墙材外面的保温做法,因其可以保护主体墙材不受过大的温度变形应力,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保温做法,也是目前国家大力倡导的保温做法。因为保温材料置于建筑物外墙的外侧,基本上可以消除建筑物各个部位的冷、热桥影响。能充分发挥轻质、高效保温材料的保温效能,相对于外墙内保温和夹心保温墙体,在使用相同保温材料情况下,需要保温材料的厚度较小,达到较高的节能效果。建筑外墙外保温提高了墙体的保温隔热性能,减少室内热能的传导损失,增加了室内的热稳定性。另外还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风霜雨雪等对外围墙体的浸湿,提高了墙体的防潮性能,避免了室内的霉斑、结露、透寒等现象。进而创造了舒适的室内居住环境。另外因保温材料铺贴于墙体外侧,避免了保温材料中的挥发性有害物质对室内环境的污染。
但是,目前的保温墙体层结构排布不合理,不能充分发挥XPS材料的保温性能,同时目前的保温墙体过于偏重保温性能,但是往往不考虑墙体的隔声性能,而实际上目前临街室内较为吵闹的一大部分原因实际上是墙体不隔声。此外,目前墙体普遍使用普通混凝土,普通混凝土单位体积的重量较大,不利于结构本身的减重,而墙体本身较高的自重又会反过来使得墙体的一大部分力学性能“余量”用于支撑自身重量。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轻质保温复合墙体,从而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轻质保温复合墙体,其特征在于:复合墙体由内到外依次包括:第一轻骨料混凝土层、水泥砂浆找平层、钢丝加强筋层、第一聚苯乙烯泡沫保温层、第一聚合物隔声层、第二聚苯乙烯泡沫保温层、第二聚合物隔声层、第三聚苯乙烯泡沫保温层、碳纤维复合材料层以及第二轻骨料混凝土层,其中,第一聚苯乙烯泡沫保温层的厚度小于第二聚苯乙烯泡沫保温层的厚度,第二聚苯乙烯泡沫保温层的厚度小于第三聚苯乙烯泡沫保温层的厚度。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轻骨料混凝土层是以容重1200~1300kg/m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聚合物隔声层由内到外依次包括:第一PVB层、第二PVB层以及第三PVB层。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二聚合物隔声层由内到外依次包括:第四PVB层以及第五PVB层。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PVB层的弹性模量大于第二PVB层的弹性模量,第二PVB层的弹性模量大于第三PVB层的弹性模量。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第四PVB层的弹性模量大于第五PVB层的弹性模量。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PVB层的厚度小于第二PVB层的厚度,第二PVB层的厚度小于第三PVB层的厚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深圳)有限公司,未经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8157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拼装式显示屏
- 下一篇:一种快速烘干油墨的印刷机及其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