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缆隧道智能井盖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80397.1 | 申请日: | 2017-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353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5 |
发明(设计)人: | 姜言刚;王晓龙;宋云海;赵连平;王荟廷;张柏宗;王永泉;徐文建;陈冠兴;邢建平;韦立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潍坊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14 | 分类号: | E02D29/14;G08B21/02 |
代理公司: | 山东济南齐鲁科技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8 | 代理人: | 曲洋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缆 隧道 智能 井盖 | ||
电缆隧道智能井盖包括井圈,井圈上安装盖体,盖体一端与井圈铰接,与该铰接处相对的盖体另一端侧壁上开设锁舌孔,靠近锁舌孔位置的井圈上安装锁芯,锁芯的转轴与锁舌连接,锁芯能够驱动锁舌进出锁舌孔,井圈外周壁底部设置限位凸沿,井圈内周壁底部设置内凸环,内凸环上设置托板,托板、盖体和井圈的侧壁共同围成空腔,空腔内安装液囊,液囊内充满防冻液,托板上开设通孔,通孔内安装触点开关,触点开关通过支架与通孔侧壁连接,触点开关上方设置活动板。本发明的优点在于:能够在井盖破损时立即发出警报,提醒相关单位对该井盖进行检修,井盖破损后够对破损处起到临时封闭作用,报警装置可远程自检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缆隧道井口封闭装置,具体的说是一种电缆隧道智能井盖。
背景技术
传统的电缆线路均是采用架空的方式进行架设,但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区内的建筑密度越来越大,电缆架空线路在建筑之间架设一方面受建筑间的空间限制,另一方面大量的架空电缆纵横交错也严重影响城区的环境美观。随着隧道施工技术的不断完善,近年来电缆隧道应运而生,电缆隧道在城区地下建设,不需占用地面空间,不影响城市环境,并且隧道中能够容纳大量的电缆线路,足以满足大型城市对电网密度的需求。电缆隧道每隔一段距离都需设置供工作人员和设备出入的竖井,竖井井口处由井盖封闭,防止雨水及其它杂物进入隧道内,由于很多竖井是设置在道路上的,井盖需经受道路上往来的车辆反复碾压,井盖长期受碾压后难免出现破损,如电缆隧道的井盖破损后没有及时得到更换,遇到降水时大量雨水会涌入电缆隧道内,造成电力设备故障,严重时还会形成漏电事故,严重威胁路人的生命安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缆隧道智能井盖,它能够在井盖破损时立即发出警报,提醒相关单位对该井盖进行检修。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包括井圈,井圈上安装盖体,盖体一端与井圈铰接,与该铰接处相对的盖体另一端侧壁上开设锁舌孔,靠近锁舌孔位置的井圈上安装锁芯,锁芯的转轴与锁舌连接,锁芯能够驱动锁舌进出锁舌孔,井圈外周壁底部设置限位凸沿,井圈内周壁底部设置内凸环,内凸环上设置托板,托板、盖体和井圈的侧壁共同围成空腔,空腔内安装液囊,液囊内充满防冻液,托板上开设通孔,通孔内安装触点开关,触点开关通过支架与通孔侧壁连接,触点开关上方设置活动板,活动板与支架之间安装弹簧,活动板下移压缩时,弹簧压缩,活动板能够按下触点开关的触点,活动板上移时,弹簧舒张,活动板与触点开关的触点分离,托板底面设置接触片,接触片通过电路与触点开关连接,内凸环顶面周圈设置环形触片,托板放置在内凸环上时,接触片能够与环形触片接触并导通,井圈内设置控制器,控制器分别通过电路与环形触片和锁芯连接,控制器能够通过电路检测触点开关和锁芯的开闭状态,控制器与信号传输线路和电源电路连接。井圈顶面内侧周圈开设凹槽,盖体与凹槽配合,盖体上开设螺孔,螺孔内安装螺栓,螺栓底端与凹槽顶面接触。所述螺孔是沉头孔,沉头孔顶端安装保护盖。井圈内壁上开设盲孔,盲孔内安装电动推杆,电动推杆通过电路与控制器连接,控制器能够控制电动推杆的伸缩,电动推杆的活动杆端部安装挡板,挡板能够在电动推杆的驱动下在盲孔内移动,电动推杆伸展状态时,挡板位于盲孔的开口处与液囊接触,电动推杆收缩状态时,挡板能够收回盲孔内部。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能够在井盖破损时立即发出警报,提醒相关单位对该井盖进行检修,井盖破损后够对破损处起到临时封闭作用,报警装置可远程自检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的B-B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I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潍坊供电公司,未经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潍坊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8039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采血设备
- 下一篇:一种基于像素尺度的DEM数据误差评价与校正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