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然冷却永磁电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78920.7 | 申请日: | 2017-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9473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9 |
发明(设计)人: | 张松;贾海媛;饶靖;许晓晖;王晨卉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船用电力推进装置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二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2K9/22 | 分类号: | H02K9/22;H02K1/16;H02K1/30;H02K9/06;H02K5/20 |
代理公司: | 武汉凌达知识产权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1 | 代理人: | 刘念涛;宋国荣 |
地址: | 430064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然 冷却 永磁 电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然冷却永磁电机,包括定子和转子;所述的定子包括镂空机座以及定子铁心,定子冲片的外圆周上设置有多个沟槽,沟槽内设置有散热片,所述的定子铁心内部设置有多个定子槽,槽内设置有定子绕组;所述的转子包括转子本体和转子风扇,所述的转子本体包括转子空心轴和转子支架,所述的转子空心轴一端开有进风口,另一端开有出风口,进风口和出风口与转子支架空腔相通,所述的转子支架为筒状体;本发明转子空心轴与转子支架的空腔串联形成冷却风流动通道,依靠转子支架内转子风扇叶片旋转产生风压,将外部环境冷却空气由转轴轴向进风口吸入,流经转子空心轴、转子支架内壁面,由转轴出风口流出,以冷却磁钢。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机冷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然冷却永磁电机。
背景技术
永磁电机具有机构简单,运行可靠,损耗少,效率高,可以实现直驱控制等优点,因此广泛应用于电站空冷岛冷却风机、石油、矿山开采,冶金轧钢等各种工业领域。为了满足不同应用环境,不同驱动负载的要求,对电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机运转过程会产生损耗,在电机内部转换成热量,造成电机内部各部件温度升高,为了保证电机稳定安全运行,电机的温升不能超过一定的数值,采用合理的冷却系统对控制电机的温升非常重要。
目前对电机冷却的方式主要有空气冷却方式和水冷却方式。空气冷却方式通常是在电机内部安装冷却风扇,水冷却方式主要是在电机内设置循环水路,并在电机外部设置循环水站为电机提高冷却水源。
对于煤矿矿井等冷却水供应较困难的场合,适宜采用空气冷却方式。传统的自然风冷电机通常是在电机机座设置散热筋,会使机座结构复杂,工艺性差,体积重量大。同时传统的自然风冷永磁电机存在转子冷却困难的问题。
中国发明201110296178.1公布了一种隔爆型自然冷却异步电机,电机机座为钢板焊接而成且呈圆筒状,沿电机外表面焊接有多个第一散热筋。
上述冷却结构增加了散热面积,增强了电机的散热能力。但这种电机机座结构复杂,热量需要通过机座圆筒进行传递,多个第一散热筋均是焊接而成,工艺复杂,焊接工作量大,会造成电机体积和重量的增加,且会增大电机径向尺寸,限制了电机在一定场所的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设计了一种新型的转子内带风扇、定子铁心外圆带散热片的自然风冷永磁电机。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然冷却永磁电机,包括定子和转子;所述的定子包括镂空机座以及固定在镂空机座上的定子铁心,所述的定子铁心由多个定子冲片交错叠压而成,定子冲片的外圆周上按照规律设置有多个具有一定深度和一定宽度的沟槽,所述的沟槽内设置有散热片,散热片单片的厚度略小于沟槽宽度,散热片的高度根据电机散热要求来计算,散热片圆周外侧设有梳状压块,将散热片固定在镂空机座上,所述的定子铁心内部设置有多个定子槽,槽内设置有定子绕组;所述的转子包括转子本体和转子风扇,所述的转子本体包括转子空心轴和固定有磁钢的转子支架,所述的转子空心轴一端径向封闭且轴向开有进风口,另一端轴向封闭且径向开有出风口,进风口和出风口与转子支架空腔相通,所述的转子支架为筒状体,所述的转子风扇包括固定于转子支架内的转子风扇叶片和固定于转子风扇叶片侧面的导流板,所述导流板与转子支架内圆间留有一定的间隙。
所述的一种自然冷却永磁电机,其梳状压块通过焊接等方式与镂空机座固定为一个整体。
所述的一种自然冷却永磁电机,其出风口有多组,每组数量2-4个,形状为圆形或腰圆形,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
所述的一种自然冷却永磁电机,其转子风扇叶片数量为12-24个,沿周向均匀分布。
所述的一种自然冷却永磁电机,其散热片采用铝或与镂空机座相同的材质。
所述的一种自然冷却永磁电机,其梳状压块为具有一定角度的弧形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船用电力推进装置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二研究所),未经武汉船用电力推进装置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二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7892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功率密度防爆电机
- 下一篇:一种双贯流空调电机报废定子总成绕组回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