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需托裱的宣纸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76224.2 | 申请日: | 2017-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6030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0 |
发明(设计)人: | 常庆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古籍线装文化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21F13/02 | 分类号: | D21F13/02;D21H17/22;D21H21/14;D21C5/00 |
代理公司: | 南京钟山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52 | 代理人: | 戴朝荣 |
地址: | 江苏省扬州市扬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宣纸 果冻胶 挤水 胶膜 托裱 制作 不透气性 水分蒸发 真空吸盘 水溶解 除水 封堵 烘烤 挥发 跳过 挺度 硬质 拉扯 纸浆 蒸发 保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需托裱的宣纸制作方法,在宣纸制作时,直接在纸浆中加入果冻胶,使得宣纸雏形中的水溶解了果冻胶,当水分蒸发,果冻胶的粘性逐渐凸显,最终在水分完全蒸发后,果冻胶成了一个硬质的薄胶膜,封堵在宣纸的孔隙中,使宣纸具有不透气性,同时有效增加挺度。由于果冻胶无法挥发,制成的宣纸重量也会比普通的宣纸更重一点,方便真空吸盘吸起宣纸时,宣纸不容易相互拉扯。为了保证果冻胶能在宣纸中形成胶膜,本发明直接跳过了宣纸雏形挤水的步骤,直接进行烘烤除水,目的是防止挤水时造成果冻胶的流失。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宣纸制作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需托裱的宣纸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安徽东南部的宣城,那里是宣纸的故乡,至今还保留了宣纸制造的手工操作。宣城有很多造纸厂,一般的宣纸造纸工艺中:
第一步,将生长在宣城的喀斯特地貌区青檀树(这种树具有纤维细密、均匀、造纸成浆率高的特点)树皮在石滩上摊晒,树皮原料经日晒雨淋完成日光漂白工序;再将青檀树的树皮粉碎,倒在一个长方形的大池子里加水浸泡,经过一段时间形成纸浆。
第二步,两个工人拿着一个比长方形大池子小一点的纱网,就是纸帘。在池子里来回抄来抄去,当纱网提出水面的时候就成了一张纸糊了,这就是宣纸的雏形,此时的宣纸富含水。工人再轻轻的把纸糊揭下来,放在一个平板上,再压上一个大石板,这样纸糊里的水就流出来了。
第三步,工人们把挤过水的宣纸抬进火热的烘烤房里,他们一只手小心翼翼的把一张纸糊贴在滚烫的烘墙上,另一只手拿着一把长刷子轻轻的刷平在烘墙上的宣纸,一会功夫一张宣纸就制作好了。
制作好的宣纸重量很轻,很薄,透气性很好。然而,在制作宣纸印刷品时,以上优势则会变为宣纸的劣势。由于宣纸过轻,将宣纸送入印刷机时容易几张纸粘在一起,而且目前移送纸张的自动化结构都是采用真空吸盘将纸张吸起放下,宣纸的透气性好使得真空吸盘无法正常工作。为解决以上问题,印刷厂在印刷宣纸印刷品前,会对宣纸进行再加工,具体方法就是“托裱”,所谓托裱,就是在宣纸的背面在贴附一层胶膜,然后将宣纸和胶膜挤压成一体,托裱后的宣纸厚度、重量均上升,有效增加宣纸的挺度,而且胶膜不透气,使真空吸盘吸在宣纸上时不会失效。
“托裱”虽然能解决宣纸印刷问题,但是需要专门配制设备,成本过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无需托裱的宣纸制作方法,有效解决宣纸印刷品印刷成本高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无需托裱的宣纸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采集青檀树的树皮,制成长条状,置于锅中蒸煮;
步骤二、将蒸煮后获得的树皮原料置于石滩上摊晒晾干,树皮原料经日晒雨淋完成日光漂白工序;
步骤三、将漂白后的树皮原料进行分拣,去除含有杂色的树皮,留下纯白的树皮;
步骤四、将纯白的树皮放入打碎机中,混合水一起打碎成纸浆,纸浆流入集中池中;
步骤五、在集中池中加入果冻胶,对纸浆进行充分搅拌,使果冻胶完全溶解在纸浆中;
步骤六、使用纸帘抄起集中池中的部分纸浆,来回晃动,使纸浆中的水分从纸帘上的网孔漏回集中池,当纸帘上的水基本漏干时,纸帘上贴附一层纸糊;
步骤七、将纸糊从纸帘上取下,直接移至烘烤房中,将纸糊贴在滚烫的烘墙上,使用刷子轻轻的刷平在烘墙上的纸糊,待纸糊烘干、切边后,制成无需托裱的宣纸。
为优化上述技术方案,采取的具体措施还包括:
步骤一中,采集青檀树的树皮置于锅中蒸煮时,蒸煮温度在80℃至100℃,蒸煮时间为30分钟至1小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古籍线装文化有限公司,未经扬州古籍线装文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7622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