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适用于立体定向头架的分体式多角度可调节立柱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74666.3 | 申请日: | 2017-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7863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2 |
发明(设计)人: | 高伟达;刘菲;刘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医科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90/14 | 分类号: | A61B90/14;A61G13/1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孙皓晨 |
地址: | 15008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立柱 头钉 固定板 固定球 头端 立体定位框架 立体定向头架 可调节立柱 分体式 颅骨 安全部位 移位 并发症 夹持 松动 保证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立体定向头架的分体式多角度可调节立柱,包括立柱、固定板和头钉固定球;所述立柱具有头端和体部;所述固定板能够固定在立柱的头端;固定板上设有第一凹槽;立柱的头端设有第二凹槽;固定板和立柱相固定后,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能够形成用以夹持所述头钉固定球的空间。本发明在保证稳定性的同时,可以通过调节头钉固定球的角度使头钉与颅骨的固定处于最佳角度与最安全部位,最大限度增加患者的安全性,最大限度避免立体定位框架松动、移位,最大限度避免在颅骨高危部位安装立体定位框架头钉,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立体定向头架调节立柱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立体定向头架的分体式多角度可调节立柱。
背景技术
头部立体定向手术及头部伽玛刀治疗是颅内肿瘤常用的微创治疗方式之一,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临床。
头部立体定向手术及头部伽玛刀的治疗过程中需要安装立体定位框架,它是指应用头钉、立柱将定位框架基底环固定在患者颅骨上这一过程,其头钉与立柱头端形成的角度为固定,不能调整。这样,在某些特殊位置的病灶治疗时,头钉需要固定于术后骨窗边缘、颅骨薄弱、重要血管、神经分布区等易于产生损伤及并发症的部位,导致可能发生相关的颅骨骨折、硬膜外血肿、眼眶内血肿、颅内积气、脑脊液漏、定位框架移位、松动等。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调节头钉固定角度的适用于立体定向头架的分体式多角度可调节立柱。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适用于立体定向头架的分体式多角度可调节立柱,其特征在于:包括立柱、固定板和头钉固定球;所述立柱具有头端和体部;所述固定板能够固定在立柱的头端;固定板上设有第一凹槽;立柱的头端设有第二凹槽;固定板和立柱相固定后,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能够形成用以夹持所述头钉固定球的空间。
所述的适用于立体定向头架的分体式多角度可调节立柱,其中:所述固定板和所述立柱通过螺纹连接件固定。
所述的适用于立体定向头架的分体式多角度可调节立柱,其中:所述头钉固定球上设有用以固定头钉的孔。
所述的适用于立体定向头架的分体式多角度可调节立柱,其中:所述立柱的体部设有一个轨道;所述轨道能够与一个滑块相配合;所述滑块能够装设螺钉。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益是:本发明适用于原有基底环及框架,改进原有立柱头端角度固定不能调整的缺点。其利用立柱二分体、头端自适应球可调节,使立柱头端固定角度可以调节,其主要用于立体定位框架固定时,使头钉尽可能远离术后骨窗边缘、颅骨薄弱、重要血管及神经分布区、移植物等,避免发生颅骨骨折、硬膜外血肿、眼眶内血肿、颅内积气、脑脊液漏、定位框架移位、松动等意外及并发症,降低立体定向手术及头部伽玛刀治疗的风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组合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结构图。
图3是本发明局部放大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使用状态图。
附图标记说明:0-适用于立体定向头架的分体式多角度可调节立柱;1-固定板;2-立柱;3-头钉固定球;4-第一凹槽;5-第二凹槽;6-螺纹连接件;7-头端;8-轨道;9-体部;10-头钉;11-头架基底环;12-基底环固定结构;13-头钉孔;14-滑块。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适用于立体定向头架的分体式多角度可调节立柱0包括固定板1、立柱2和头钉固定球3;立柱2具有头端7和体部9;固定板1能够固定在头端7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医科大学,未经哈尔滨医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7466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