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用于饮水设备的出水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74510.5 | 申请日: | 2017-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248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5 |
发明(设计)人: | 王金楠;谢洵;张建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易安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31/46 | 分类号: | A47J31/4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顺天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17 | 代理人: | 郭伟刚 |
地址: | 518000 广东深圳市宝安***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出水管 出水装置 第二空腔 连通 第一空腔 出水管管壁 饮水设备 溢水 开口 进水管 蒸汽管 断流 排出 应用 保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饮水设备的出水装置,所述出水装置包括相互独立的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与所述第二空腔连通的进水管和第二出水管、以及与所述第一空腔连通的蒸汽管和第一出水管、以及使所述第二空腔与所述第一空腔连通的溢水开口;所述溢水开口高出所述第二出水管与所述第二空腔连通的位置;所述第二出水管设于所述第一出水管内,且所述第一出水管管壁与所述第二出水管管壁具有一定间隙。如此,无论水量大小,所述出水装置都可以保证水流连续稳定,可有效避免断流或热水不能及时排出等现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饮水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饮水设备的出水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饮水机由于加热时有大量蒸汽产生,如果蒸汽和热水同时从同一管路中流出,则会造成出水不稳定及出水飞溅等现象,另外,和热水一起从水龙头排出的蒸气会大量吸附在设备外表面,在设备上形成水珠,给用户造成不便。
因此,现有的饮水机内的出水装置都加装了水汽分离部件以使蒸汽和热水从两个不同的通路流出。但是,这类出水装置还存在以下缺点:由于现有的出水装置的水汽分离部件不具有缓冲功能,另外,为了防止断流,现有技术的出水装置出水口口径都较小,当出水流量较大时,热水流速快且水流较细,当水流到杯中后容易造成热水飞溅现象,而且较细的水流会给用户造成出水量少的感觉,同时热水无法及时排出,容易集聚在水汽分离部件内而影响水汽分离部件的水汽分离功能。
为此,本申请人设计了一种新的应用于饮水设备的出水装置,以克服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可以适应不同出水流量并保证出水稳定的应用于饮水设备的出水装置。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提供一种应用于饮水设备的出水装置,包括相互独立的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与所述第二空腔连通的进水管和第二出水管、与所述第一空腔连通的蒸汽管和第一出水管、以及使所述第二空腔与所述第一空腔连通的溢水开口;所述溢水开口高出所述第二出水管与所述第二空腔连通的位置;所述第二出水管设于所述第一出水管内,且所述第一出水管管壁与所述第二出水管管壁具有一定间隙。
本发明提供的应用于饮水设备的出水装置中,所述第二出水管的下端不伸出于所述第一出水管。
本发明提供的应用于饮水设备的出水装置中,所述第二出水管的包括第一段和连接于所述第一段下端的第二段,所述第一段的内径小于所述第二段的内径。
本发明提供的应用于饮水设备的出水装置中,所述第一出水管的上部与所述第二出水管的上部之间的间隙小于所述第一出水管的下部与所述第二出水管的下部之间的间隙。
本发明提供的应用于饮水设备的出水装置中,包括水汽分离盒,包括水汽分离盒,所述水汽分离盒包括盒体,所述盒体的底壁向上凸伸形成一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盒体的侧壁的挡壁,所述挡壁将所述盒体的内部间区隔出所述第一空腔和所述第二空腔。
本发明提供的应用于饮水设备的出水装置中,所述盒体的底部连接所述进水管和所述第一出水管,所述进水管的上端高于所述第一出水管的上端。
本发明提供的应用于饮水设备的出水装置中,所述水汽分离盒还包括盖设于所述盒体上端的盒盖,所述挡壁与所述盒盖之间具有间隙以形成所述溢水开口。
本发明提供的应用于饮水设备的出水装置中,所述第二空腔的截面积自上而下逐渐减小。
本发明提供的应用于饮水设备的出水装置中,所述第二空腔的底部连通有截面为圆的套接管,所述套接管伸入所述第一出水管且不与所述第一出水管接触,所述第二出水管密封插接于所述套接管。
本发明提供的应用于饮水设备的出水装置中,所述盒盖上连接有所述蒸汽管,所述蒸汽管对准所述套接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易安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易安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7451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