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子设备控制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74340.0 | 申请日: | 2017-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3795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4 |
发明(设计)人: | 林达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9/451 | 分类号: | G06F9/451;G06F3/0484;G06F3/0488;G06F3/041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周天宇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设备 控制 方法 系统 | ||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控制方法,包括:在电子设备处于关机状态的情况下,获取来自外部的输入操作,其中,在不同的输入操作下电子设备执行不同的开启模式以进入相应的预设界面;基于本次获取的输入操作,确定电子设备本次的开启模式;以及按照本次的开启模式,控制电子设备启动并进入预设界面。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控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电子设备控制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如果用户想要进入服务器的统一的可扩展固件接口(Unified ExtensibleFirmware Interface,简称为UEFI)的设置界面,则需要先按电源键,再开启服务器,然后一直等待,直到UEFI提示输入F1键选择进入相应的设置界面后,才能通过输入F1键选择进入。即,用户在按下电源键后就得一直关注着服务器的启动,并随时做好按F1键的准备。
并且,在实现本公开实施例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以下缺陷:现有的电子设备启动模式比较单一,且这种单一的启动模式操作起来比较麻烦,影响用户体验。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控制方法,包括:在上述电子设备处于关机状态的情况下,获取来自外部的输入操作,其中,在不同的输入操作下上述电子设备执行不同的开启模式以进入相应的预设界面;基于本次获取的输入操作,确定上述电子设备本次的开启模式;以及按照上述本次的开启模式,控制上述电子设备启动并进入上述预设界面。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获取来自外部的输入操作包括:获取来自外部的针对上述电子设备的电源按键的按压操作;以及确定发生在上述电源按键上的上述按压操作的按压次数,其中,不同的按压次数对应不同的开启模式。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获取来自外部的输入操作包括:获取来自外部的针对上述电子设备的电源触摸键的触摸操作;以及确定发生在上述电源触摸键上的上述触摸操作的触摸次数,其中,不同的触摸次数对应不同的开启模式。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基于本次获取的输入操作,确定上述电子设备本次的开启模式包括:判断本次获取的输入操作是否为第一预设操作;以及若判断出本次获取的输入操作为上述第一预设操作,则确定上述电子设备的开启模式为自动开启模式,其中,上述自动开启模式为包含预定启动项的不需要人工手动干预的启动模式。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上述电子设备包括编辑系统和主机系统,上述电子设备控制方法还包括:通过上述编辑系统获取来自外部的输入操作;并通过上述编辑系统根据本次获取的输入操作发送相应的控制指令至上述主机系统;以及通过上述主机系统根据上述编辑系统发送的上述控制指令确定并执行上述本次的开启模式。
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控制系统,包括:获取模块,用于在上述电子设备处于关机状态的情况下,获取来自外部的输入操作,其中,在不同的输入操作下上述电子设备执行不同的开启模式以进入相应的预设界面;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本次获取的输入操作,确定上述电子设备本次的开启模式;以及控制模块,用于按照上述本次的开启模式,控制上述电子设备启动并进入上述预设界面。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上述获取模块包括:第一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来自外部的针对上述电子设备的电源按键的按压操作;以及第一确定单元,用于确定发生在上述电源按键上的上述按压操作的按压次数,其中,不同的按压次数对应不同的开启模式。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上述获取模块:第二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来自外部的针对上述电子设备的电源触摸键的触摸操作;以及第二确定单元,用于确定发生在上述电源触摸键上的上述触摸操作的触摸次数,其中,不同的触摸次数对应不同的开启模式。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上述确定模块包括: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本次获取的输入操作是否为第一预设操作;以及第三确定单元,用于在判断出本次获取的输入操作为上述第一预设操作的情况下,确定上述电子设备的开启模式为自动开启模式,其中,上述自动开启模式为包含预定启动项的不需要人工手动干预的启动模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联想(北京)有限公司,未经联想(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7434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耐热聚氨酯叉车轮
- 下一篇:一种公路路基防沉降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