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大数据的蓄能器预充压力异常在线检测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73666.1 | 申请日: | 2017-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359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5 |
发明(设计)人: | 项楠;吴安;彭云;王志奎;周玉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三力新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5B19/00 | 分类号: | F15B1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2600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数据 蓄能器 压力 异常 在线 检测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液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大数据的蓄能器预充压力异常在线检测系统及方法。该基于大数据的蓄能器预充压力异常在线检测系统,包括动力源、蓄能器、执行器、大数据系统和控制器,所述动力源通过辅件将动力源和蓄能器连接起来,执行器的进出口和蓄能器的出口通过辅件连接起来,压力传感器安装到蓄能器的出口位置上,控制器对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位移传感器的数据进行采集、滤波,并且向大数据系统发送处理过的数据。其有益效果是:可以减少人工操作,减少系统的停机时间,实现远程自动监控,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液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大数据的蓄能器预充压力异常在线检测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液压蓄能器是液压系统中常用到的储能元件,其能量的蓄积是通过压缩气体实现的,气腔的密封性是决定蓄能器的可靠性的重要前提。所以蓄能器被连接到液压系统中开始工作后,需要定时检查蓄能器的预充气压值,防止蓄能器漏气失效。通常的解决方案是停止系统的工作,人工将压力表接到蓄能器的出进出口,然后将蓄能器的压力介质慢慢放掉,直到压力表的压力值突然掉落,压力拐点前的压力值即为预充压力值。然而这种方法只能在系统停机的情况下进行人工测试,对于不能停机的系统,此种方法并不适用。
CN103206416A中系统包括液压泵、蓄能器、压力传感器、控制器等。控制器需要采集蓄能器出口的压力值,然后进行数据滤波,并计算压力变化的速率,当压力变化速率大于设定阈值的时候,认为检测到的液压压力穿越了预充压力值,就可以将此压力值点作为近似的预充压力值。该系统应用于车辆液压系统,是在系统停机卸压过程中对蓄能器的预充压力值进行检测。
CN104514771A中的蓄能器的预充压力监测方法是通过蓄能器释放或加压时,压力值变化速率的突变情况来近似检测蓄能器的预充气体压力值。该测试方法同CN103206416A类似,同样需要系统先在停机状态下,然后再进行预充压力的检测;
CN102808814A描述了一套蓄能器预充压力检测的硬件系统组成及其测试方法。蓄能器预充压力检测系统包含了液压蓄能器、进出油控制阀、放油控制阀、进出油动作阀、放油动作阀、压力传感器等,实现蓄能器预充压力的在线检测。测试硬件系统中进出油控制阀和放油控制阀均为安全阀,进出油动作阀和放油动作阀为电磁阀。测试方法中主要控制进出油动作阀和放油动作阀实现蓄能器的充压和卸压,在卸压的过程中实现对蓄能器的预充压力值进行检测,此检测方法需要系统停机放油才能检测到蓄能器预充气体压力是否正常。
CN1869626A专利中检测的是液压系统的内泄漏量,不是检测蓄能器的预充压力。
CN104295540A专利设计应用的领域是高压断路器液压操纵机构,内容包含了带有气体泄漏报警装置的蓄能器及其内部机械结构。专利中检测蓄能器压力的方式在油腔压力不变的情况下,如果有气体泄漏会导致气腔的承压能力变低,活塞为了维持原有的系统压力,活塞会进一步移动压缩气体,维持原有的压力值。当活塞上连接的触杆4同时移动接近磁接近开关时,磁接近开关被触发,说明气腔气体已经泄漏了。此专利中描述的测试方法可以不停机的情况下有效监控蓄能器气体泄漏,但是只能用在压力波动很小的系统中,同时需要对液压蓄能器内部进行改造,增加成本的同时会降低蓄能器内部的有效油腔容积。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解决目前液压系统中蓄能器预充压力的必须停机检测的基于大数据的蓄能器预充压力异常在线检测系统及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三力新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三力新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7366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