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六价铬吸附还原材料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73231.7 | 申请日: | 2017-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6412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6 |
发明(设计)人: | 朱文杰;李鹏刚;王婧轩;罗永明;马文会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1/28 | 分类号: | C02F1/28;B01J20/30;B01J20/20;C02F101/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0093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六价铬 吸附 还原 材料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六价铬吸附还原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1)按照钛源、碱氮源、碳氮源、结构导向剂的摩尔比为(0.012~0.024):(0.096~0.192):(0.0053~0.0079):(0.000096~0.000144)的比例,分别称取钛源、碱氮源、碳氮源、结构导向剂,将其依次加入到去离子水中,常温下磁力搅拌30~60 min,得到混合溶液A;
(2)将步骤(1)所得混合溶液A加入到反应釜中,并在温度为100~140℃条件下反应48~56h;
(3)用去离子水洗涤步骤(2)所得反应产物至洗涤液为中性,过滤,将滤饼置于温度为45~60℃条件下干燥8~12h,研磨得到粉末B;
(4)将步骤(3)所得粉末B置于氩气-氢气混合气体中进行碳化处理,即得六价铬吸附还原材料,其中碳化处理条件为:以1~2℃/min的速率从室温升温至温度为260~360℃,保温1~2h,再以1~2℃/min的速率升温至温度为550~650℃,保温2~4h,最后随炉冷却至室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六价铬吸附还原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钛源为硫酸钛、氟钛酸铵或钛酸四丁酯,碱氮源为尿素,碳氮源为多巴胺、蔗糖、果糖、葡萄糖或酚醛树脂,结构导向剂为聚氧乙烯-聚氧丙烯-聚氧乙烯F127、聚氧乙烯-聚氧丙烯-聚氧乙烯P123或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六价铬吸附还原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氩气-氢气混合气体中氩气和氢气的体积比为9: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73231.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