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核壳结构的近红外反射隔热彩色颜料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70249.1 | 申请日: | 2017-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847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9 |
发明(设计)人: | 姚伯龙;耿思瑶;王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09D5/33 | 分类号: | C09D5/33;C09D5/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12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核壳结构 彩色颜料 红外反射 隔热 制备 近红外反射率 固相烧结法 深灰色颜料 隔热涂料 工业设备 建筑外墙 络合沉淀 填料颜色 不均匀 粒径 反射 能耗 汽车 应用 生产 | ||
一种具有核壳结构的近红外反射隔热彩色颜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于现有无机反射填料颜色单一、传统固相烧结法能耗高、粒径不均匀等问题,采用络合沉淀法制备出一种具有核壳结构、高近红外反射率的深灰色颜料,可以广泛应用于建筑外墙、汽车、工业设备等领域的隔热涂料的生产。
技术领域
一种具有核壳结构的近红外反射隔热彩色颜料,属于功能无机材料领域。
背景介绍
具有隔热性能的有色颜料不仅能够有效降低城市地区建筑热量累积,还可以满足人们对色彩的追求,从而使它们被广泛地用在建筑外墙和屋顶涂料中。颜料从隔热机理方面可以分为阻隔型、反射型以及辐射型三种类型,其中以反射型和隔热型最为常见,两者结合,隔热效果更为显著。
阻隔型隔热主要针对于中空玻璃微球而言,它是一种中空密闭的超轻质填充材料,中空部分的气体导热系数很低,可以有效降低热传导和热对流从而达到隔热的效果。
反射型隔热主要通过颜料对热辐射良好的反射能力实现的。阳光的热量有43%集中在近红外区域,52%可见光区域,可见在近红外及可见光波段集中了太阳光的绝大多数能量。相同颜色的物体对可见光的反射程度基本相同,因此颜色一定的情况下,提高其近红外波段的反射率可以提高其对热量的反射能力。
同时,现今制备高近红外反射无机颜料时大多仍采用传统的固相锻烧法,这种方法锻烧温度高、能耗高、粒径大、形貌不易控制严重影响其反射性。与固相锻烧法相比,溶胶-凝胶法所制备的粉末颜料具有粒径小、比表面积大、均一性高、锻烧温度低的优点,使其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青睐。球形、各向异性纳米粒子拥有更多反射点因此能够提高漫反射性。此外,涂料配方中使用较小粒径的颜料能够使其更易于与粘结剂分散均匀,固化后使涂层机械强度增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于现有无机反射填料颜色单一、传统固相烧结法能耗高、粒径不均匀等问题,采用络合沉淀法制备出一种具有核壳结构、高近红外反射率的深灰色颜料,可以广泛应用于建筑外墙、汽车、工业设备等领域的隔热涂料的生产。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称取一定的着色离子盐、纳米二氧化钛在烧杯中,置于磁力搅拌器上保持搅拌,加入去离子水进行溶解后,再向烧杯中缓慢加入络合剂,形成络合盐;升温至50℃,恒温滴加沉淀剂,产生沉淀,体系pH至7-8时停止加入沉淀剂,保持搅拌1h;对沉淀产物进行水洗、抽滤、烘干及研磨后,将其放入马氏炉中进行煅烧,条件为:900℃,1h,随炉冷却,得到产物。
其中所述着色离子盐为铜离子、铁离子的硝酸盐或碳酸盐中的一种或两种;
其中所述络合剂为氨水、乙二胺四乙酸或氨基乙酸中的至少一种;
本发明的益处是: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深色近红外反射隔热颜料的制备方法,操作简便,所制备的颜料具有较均一的粒径、高近红外反射性能和优异的综合隔热性能。同时,本发明的颜料对环境和人体无伤害,具有良好的耐酸耐碱性。
具体实施案例:
称取7.987g纳米二氧化钛、14.496g三合水硝酸铜放入三口烧瓶中,然后加入100g去离子水进行溶解,放入搅拌棒,保持搅拌;待溶解完全后,缓慢滴加10%的氨水,形成铜氨溶液;升温至50℃,恒温搅拌一小时后,滴加1M NaOH溶液,产生沉淀;当体系pH值达到7-8时停止滴加,保持搅拌1h;对沉淀产物进行水洗、抽滤、烘干及研磨后,放入900℃的马氏炉中进行煅烧1小时,随炉冷却,得到产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未经江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7024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微藻防污活性物质
- 下一篇:一种防中子、伽玛的耐高温屏蔽腻子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