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陶瓷过滤板的清洗液及其制备、清洗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70025.0 | 申请日: | 2017-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394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31 |
发明(设计)人: | 代献仁;王周和;许家和;丁鹏;彭时忠;吴娜娜;李树兰;庞勃;闫德利;万超;张村;朱继生;洪淦新;王珩 | 申请(专利权)人: | 铜陵有色金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65/02 | 分类号: | B01D65/02;B01D65/06;B01D61/14;B01D61/20 |
代理公司: | 铜陵市天成专利事务所 34105 | 代理人: | 吴晨亮 |
地址: | 24400***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草酸 清洗 氢氟酸 清洗液 陶瓷过滤板 陶瓷板 制备 单独使用 清洗溶液 使用寿命 完全溶解 质量分数 重复利用 等离子 硫酸钙 溶解度 质量份 螯合物 硝酸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陶瓷过滤板的清洗液及其制备、清洗方法和应用,它包括按质量份计:10份EDTA、1份草酸:0.5‑1份氢氟酸和103.5‑108份水。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EDTA、草酸和氢氟酸按10:1:1的比例配成质量分数为10%的清洗溶液,在60℃下EDTA有较佳的溶解度;单独使用草酸、硝酸或氢氟酸不能完全溶解硫酸钙;EDTA可以在60℃下与水中的钙、镁、铁、锰等离子形成螯合物,使陶瓷板清洗得更加干净;陶瓷板一年清洗一次,使用寿命可达到3年左右;清洗液可以重复利用3‑5次,利用率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精矿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用于陶瓷过滤板的清洗液及其制备。清洗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陶瓷过滤机工作基于毛细微孔的作用原理,是采用微孔陶瓷作为过滤介质,利用微孔陶瓷大量狭小具有毛细作用原理设计的固液分离设备。
在负压工作状态下的盘式过滤机,利用微孔陶瓷过滤板其独特通水不透气的特性,抽取陶瓷过滤板内腔真空产生与外部的压差,使料槽内悬浮的物料在负压的作用下吸附在陶瓷过滤板上,固体物料因不能通过微孔陶瓷过滤板被截留在陶瓷板表面,而液体因真空压差的作用及陶瓷过滤板的亲水性则顺利通过进入气液分配装置(真空桶)外排或循环利用从而达到固液分离的目的。
陶瓷过滤机陶瓷微孔大小一般在0.1-10µm。在铜陵有色某矿山铁精矿脱硫作业中,添加大量硫酸调节矿浆pH,由于前期选铜抑硫作业中添加了大量石灰,导致矿浆中产生大量CaSO4和S单质等不溶物,对陶瓷板产生孔堵塞和表面吸附作用,使陶瓷板的透水功能逐渐减弱。虽然陶瓷过滤机自身设计了硝酸清洗、超声波清洗和净水反冲洗装置,并且每8小时清洗一次。但短则3个月,长则6个月,一套陶瓷板便因完全堵塞而废弃。现场虽尝试多种陶瓷板清洗技术,效果均不佳,导致过滤机生产受到较大影响,而且更换一套陶瓷板费用昂贵,严重影响企业经济效益。
化学和物理混合清理法是目前常用的方法,化学清洗试针对不同过滤物料选择合适的清洗剂,化学清洗剂与堵塞在陶瓷板内的细颗粒进行化学反应,达到细化颗粒的目的,再结合循环反冲洗水,将细颗粒冲出。常用的化学清洗主要有简单酸洗、氧化酸洗、草酸清洗和碱液清洗等等。
中国发明专利公开号CN104593172A公开了陶瓷过滤板的清洗药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分:主剂0.1~1、助剂0.11~0.6、氧化剂0.01~0.1、酸性调节剂1.7~6.5;所述的主剂为羟基乙叉二膦酸或羟基乙叉二膦酸盐中的一种或两种,助剂为可溶性的硝酸盐、氯化盐、氟化盐、氟硅酸盐中一种或几种,可以有效地将陶瓷过滤板的微孔表面以及孔内的堵塞物进行清洗去除,该清洗药剂可以有效去除陶瓷过滤板微孔表面的CaSO4等不溶物,但无法去除陶瓷过滤板微孔表面的硫单质。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陶瓷过滤板的清洗液无法同时去除含杂质单质硫混合物和CaSO4等不溶物,为此提供一种用于陶瓷过滤板的清洗液及其制备、清洗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用于陶瓷过滤板的清洗液,它包括按质量份计:10份EDTA、1份草酸:0.5-1份氢氟酸和103.5-108份水。
用于陶瓷过滤板的清洗液的制备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在60℃条件下,将EDTA、草酸、氢氟酸按照10:1:(0.5-1)的比例配成质量分数为10%的溶液。
用于陶瓷过滤板的清洗液的清洗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1)、陶瓷过滤机停止工作,将陶瓷过滤板从陶瓷过滤机上卸下,用清水清洗干净;(2)、将陶瓷板置于清洗液中,在60℃下浸泡24h;(3)、在步骤(2)浸泡的同时外用超声波振荡器。
上述方案的改进是所述步骤(3)的超声波振荡器间歇使用,间歇时间为10-20min,在此间歇时间内向清洗液中撒入石蜡颗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铜陵有色金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铜陵有色金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7002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