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卸荷功能的高压手动换向阀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69662.6 | 申请日: | 2017-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400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0 |
发明(设计)人: | 李振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菏泽学院 |
主分类号: | F16K11/044 | 分类号: | F16K11/044;F16K1/32;F16K1/36;F16K27/02;F16K31/60 |
代理公司: | 济南方宇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7251 | 代理人: | 史长敏 |
地址: | 274015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卸荷 功能 高压 手动 换向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手动阀体设备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带卸荷功能的高压手动换向阀。
背景技术
在高压工作系统中,为了避免换向及卸荷时造成液压冲击或炮鸣现象,常采用先导式电磁阀实现。而在一些手动操作设备中,使用先导式电磁阀阀存在成本较高或不易于实现手动控制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卸荷功能的高压手动换向阀,以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带卸荷功能的高压手动换向阀,包括阀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的上部铰接有手柄;所述阀体内部中空,其腔体内从上到下依次设有压柱、主阀芯、主阀弹簧和主阀丝堵,所述压柱的顶端向上伸出阀体的腔体;所述主阀芯包括上、中、下三段,其中段为顶小底大的锥形结构,中段与下段之间设有环形卡台;所述主阀丝堵螺纹装配在阀体的腔体底端,在主阀丝堵的顶部设有插槽;所述主阀弹簧套在主阀芯的下段外壁上,顶部顶在环形卡台上,底部插接在插槽内;所述主阀芯内部中空,其上段的内腔中设有内阀顶杆,所述内阀顶杆的顶端向上伸出主阀芯的内腔并顶触压柱的底端,所述主阀芯上段的下部设有与主阀芯内腔相贯通的主阀芯泄油孔;所述主阀芯的中段内腔与下段内腔上下贯通为内径相同的腔体,且该腔体的内径大于主阀芯上段内腔的内径;所述主阀芯的中段内腔内设有球形的内阀阀芯,所述内阀顶杆的底端顶触内阀阀芯的顶部;所述主阀芯下段的上部设有与主阀芯内腔相贯通的内阀芯过油孔,主阀芯下段内腔的底部螺纹装配有内阀丝堵;所述主阀芯的下段内腔中设有内阀弹簧,所述内阀弹簧的顶端顶触内阀阀芯的底部,底端顶触内阀丝堵;所述阀体上与主阀芯上段相对应部位的侧壁上设有油箱连接口;所述阀体上与主阀芯下段相对应部位的侧壁上对称设置有进油口和高压工作出油口。
优选的:所述手柄的底端侧壁上设有连接耳,所述连接耳通过柱销与阀体上部的连接架相铰接;手柄绕柱销顺时针转动,其底端可与压柱的顶端相触接。
优选的:所述压柱的外壁与阀体内腔的内壁之间设有密封圈。
优选的:所述内阀顶杆与主阀芯上段的腔体内壁之间为间隙配合,且单边配合间隙为0.06-0.1mm。
优选的:所述内阀顶杆的底端为锥形结构。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结构设计简单、成本低、工作可靠、寿命长、易于维护,具体地说,操作时只需要操作者完成一个扳动手柄动作,在内阀卸荷过程中,继续维持扳动动作,待卸荷充分后,即可打开主阀进行大流量卸荷,操作过程简单;同时,出现故障时,只需卸下主阀丝堵和内阀丝堵即可维护和更换元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参照图1,本实施例所述的带卸荷功能的高压手动换向阀,包括阀体4,所述阀体4的上部铰接有手柄1,所述手柄1的底端侧壁上设有连接耳,所述连接耳通过柱销12与阀体4上部的连接架相铰接。
所述阀体4内部中空,其腔体内从上到下依次设有压柱2、主阀芯6、主阀弹簧10和主阀丝堵11。所述压柱2的外壁与阀体4内腔的内壁之间设有密封圈3,且压柱2的顶端向上伸出阀体4的腔体。当手柄1绕柱销12顺时针转动时,其底端可与压柱2的顶端相触接。
所述主阀芯6包括上、中、下三段,其中段为顶小底大的锥形结构,中段与下段之间设有环形卡台;所述主阀丝堵11螺纹装配在阀体4的腔体底端,在主阀丝堵11的顶部设有插槽;所述主阀弹簧10套在主阀芯6的下段外壁上,顶部顶在环形卡台上,底部插接在插槽内。
所述主阀芯6内部中空,其上段的内腔中设有内阀顶杆5,所述内阀顶杆5与主阀芯6上段的腔体内壁之间为间隙配合,且单边配合间隙为0.06-0.1mm。所述内阀顶杆5的顶端向上伸出主阀芯6的内腔并顶触压柱2的底端。所述主阀芯6上段的下部设有与主阀芯6内腔相贯通的主阀芯泄油孔61。
所述主阀芯6的中段内腔与下段内腔上下贯通为内径相同的腔体,且该腔体的内径大于主阀芯6上段内腔的内径;所述主阀芯6的中段内腔内设有球形的内阀阀芯7,所述内阀顶杆5的底端顶触内阀阀芯7的顶部,所述内阀顶杆5的底端为锥形结构,如图2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菏泽学院,未经菏泽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6966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薄膜式燃油凊灰三通阀门
- 下一篇:中低速动车组电气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