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铆接式点火开关及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69341.6 | 申请日: | 2017-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2269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5 |
发明(设计)人: | 应乐;杨荣旺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英格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1/58 | 分类号: | H01H1/58;H01H11/04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5800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铆接 连接垫片 弹性触片 点火开关 上连接条 下连接条 冲切 铆接式 铆钉 冲断 通孔 接线端子 人工成本 生产效率 铆接模 放入 上套 贴靠 制造 加工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铆接式点火开关及制造方法,点火开关包括支座、嵌设在支座内具有接线端子的回流条、铆接在回流条上侧的弹性触片,弹性触片包括一个与回流条铆接的铆接部,铆钉上套设有贴靠回流条下侧的连接垫片,相邻的连接垫片之间设有下连接条,支座在对应下连接条的位置设有二个第一冲切通孔;在相邻的铆接部之间设有一体的上连接条,支座在对应上连接条的位置设有二个第二冲切通孔。铆接时可将一体的弹性触片以及一体的连接垫片连同铆钉放入铆接模内。铆接完成后,可通过冲切工艺将下连接条与连接垫片靠近处冲断,将上连接条与铆接部靠近处冲断,从而得到适用的产品。本发明可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人工成本,同时有利于提高加工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点火开关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有利于实现自动化生产的铆接式点火开关及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发动机点火开关是汽车上的一个必备组件,现有的发动机点火开关的结构形式有多种,其中一种常见的发动机点火开关包括一个塑料支座,在支座内设有若干回流条以及具有动触点的弹性触片,回流条嵌设在支座内,回流条的一端设有接线端子,回流条的另一端与弹性触片相连接。
此类发动机点火开关通常采用如下工艺制造:先通过注塑成型工艺成型塑料支座,在注塑成型时,铜质的回流条被作为镶嵌件而一体成型在支座上,然后通过铆接工艺将弹性触片与对应的回流条铆接在一起。
在支座注塑成型时,当注塑成型模具的动模与定模分开时,操作人员需要将很小尺寸的若干回流条手工放进注塑成型模具内,然后动模和定模合模并开始注射成型,以得到半成品。接着先将铆钉放置到铆接模具下模内,然后将成型好的半成品放置到铆接模具的下模上,半成品在对应铆钉的位置设有铆钉孔,半成品的铆钉孔套接在铆钉上;再将弹性触片逐个放入半成品对应的位置,弹性触片上的铆钉孔套接在铆钉上,启动铆接模具的上模,即可使弹性触片与回流条铆接在一起。
然而上述制造工艺存在如下缺陷,首先,在铆接时,操作人员需要将尺寸很小的铆钉逐个放进铆接模具的下模内;当放置并定位好半成品后,还需逐个放置并定位尺寸很小的弹性触片,因此,会造成操作人员的操作困难,并且还容易出现错放、漏放的缺陷,从而导致产品的报废。其次,由于发动机点火开关的外形尺寸较小,相应地,作为镶嵌件的回流条尺寸更小,因此,会造成注塑成型时操作人员放置回流条的困难,并且多条回流条还容易放错位置或方向,甚至发生漏放的缺陷,从而导致成型后的产品的报废,严重的甚至会导致注塑成型模具的损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为了解决铆接式点火开关的制造工艺所存在的铆接时操作困难,并且还容易出现错放、漏放的问题,提供一种铆接式点火开关及制造方法,既可简化铆接时的操作程序,还可有效地避免出现错放、漏放的问题,从而可降低人工成本,提高产品的合格率。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为了解决铆接式点火开关的制造工艺所存在的注塑成型时操作人员放置回流条困难、并且多条回流条容易放错位置或方向、甚至发生漏放的问题,提供一种铆接式点火开关及制造方法,既方便注塑成型时回流条的放置,又可有效地避免回流条的错放和漏放,从而有利于降低人工成本,提高产品的合格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铆接式点火开关,包括注塑成型的支座、嵌设在支座内的若干回流条、通过铆钉铆接在回流条上侧的弹性触片,每个回流条均包括一个接线端子,所述铆钉位于回流条的下侧,所述弹性触片包括一个与回流条铆接的铆接部,在铆接部对应的铆钉上套设有贴靠回流条下侧的连接垫片,相邻的弹性触片的铆接部所对应的连接垫片之间设有一体的下连接条,支座在对应下连接条的位置间隔地设有二个第一冲切通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英格塑料制品有限公司,未经宁波英格塑料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6934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