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动汽车停车架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68535.4 | 申请日: | 2017-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496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袁华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家本家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H6/26 | 分类号: | E04H6/26;B60L53/14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黄书凯;岳兵 |
地址: | 400000 重庆市九龙坡区高新区石桥铺石杨路1***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汽车 车架 | ||
本发明属于停车设备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停车架,包括充电装置,还包括旋转载车组件和挡车组件,旋转载车组件包括载车板和提升载车板的提升装置,充电组件包括机架和伸缩杆和充电气缸,伸缩杆一端固定在载车板上,伸缩杆另一端滑动连接有筒状的防护套,充电气缸固定在机架上,充电气缸的输出端上滑动连接有用于给汽车充电的充电针板,充电气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将充电针板插入针孔的插入气缸,插入气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在充电针板上,载车板转动时,能使防护套位于充电针板的移动路径上。本装置合理利用停车场空间的同时,加快了停车速度,并且提高了充电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停车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动汽车停车架。
背景技术
由于石油能源是非再生资源,随着石油能源的不断枯竭,人们不断尝试开发新能源。随着技术的不断更新,新能源汽车(即电动车)技术已逐渐成熟,电动车也在大力推广中。国家每年都有新能源汽车购车补贴政策,可见新能源汽车将成为未来的主流趋势。新能源汽车和目前的燃油汽车最大的区别是新能源汽车不是以燃油为动力而是以电能为动力,那么新能源汽车只需要在有电能的地方就可实现充电,不需要到特定的加油站加油。由于电动车耗电的成本远小于燃油车耗油的成本,电动车的保养相对较便宜,以及电动车技术的日趋成熟,电动车会更加普及,那么停车位会显得更加紧张,由此可见提高停车场的停车率已成为开发商亟待解决的问题。
随着电动车的普及,电动车充电将成为一个新的社会问题,由于电动车只需要充电即可,那么如何解决停车场大规模数量的电动车充电的问题也是开发商亟待解决的问题。通常只有私家车库安装有专门为电动车充电的充电桩,然而大型商场或商务区的停车场通常不会考虑安装充电桩,一方面是因为停车场的停车位比较多,布置线路非常复杂,另一方面的原因是安装了充电桩后会破坏原有停车场的整体规划布置,进而减少停车场的停车位数目。若停车场能解决电动车充电问题,则无异于解决了车主关于汽车充电的大难题,车主在停车场停车时就无形中为汽车充电,车主不需为汽车充电而专程到开车到专门的充电站充电,变相为车主节约了时间。
综上所述,现有的停车架存在不能为汽车充电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汽车停车架,以解决现有停车架不能为汽车充电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基础方案提供一种电动汽车停车架,包括充电装置,还包括旋转载车组件和挡车组件,旋转载车组件包括载车板和提升载车板的提升装置,充电组件包括机架和伸缩杆和对准气缸,伸缩杆一端固定在载车板上,伸缩杆另一端滑动连接有筒状的防护套,对准气缸固定在机架上,对准气缸的输出端上滑动连接有用于给汽车充电的充电针板,对准气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将充电针板插入针孔的插入气缸,插入气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在充电针板上,载车板转动时,能使防护套位于充电针板的移动路径上。
本基础方案的原理在于:利用提升装置将载车板提升到空中,使防护套位于充电针板的移动路径上。然后使对准气缸的输出端移动,从而使充电针板沿直线运动,直到充电针板与防护套位置一致。停止对准气缸动作,使插入气缸的输出端伸出,将充电针板上的插针插入充电口中进行充电。
本基础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本装置利用机械结构对汽车进行充电,节约了人工充电的时间,并且防止了漏电对车主造成伤害。另外本装置将充电装置设置在空中,相对与地面充电更为安全。
优化方案一:所述对准气缸的输出端上固定连接有L型的固定连杆,固定连杆的竖直段与对准气缸平行,充电针板滑动连接在固定连杆的水平段,载车板转动时,能使固定连杆的竖直段与对准气缸平行。固定杆的设置使充电针板做直线运动就能与防护套对齐,而直线运动实现成本低。
优化方案二:所述提升装置包括转动板和双筒的起板卷扬机,转动板转动连接在地面上,载车板铰接在转动板的侧边,起板卷扬机两侧的卷取端连接有传动滑块,传动滑块分别滑动连接在载车板两条相对的侧边上。通过使载车板旋转倾斜,重复利用了竖直方向上的空间,节约了停车所需要的空间,能够合理地利用停车场的空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家本家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家本家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6853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轻质环保节能防火防水保温建材制备工艺
- 下一篇:一种发动机叶片厚度检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