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阀芯结构及减压阀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67058.X | 申请日: | 2017-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196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5 |
发明(设计)人: | 胡立峰;周德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捷锐企业(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17/20 | 分类号: | F16K17/20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4 | 代理人: | 刘常宝 |
地址: | 2016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阀座 密封垫 减压阀 阀芯结构 密封调节 内孔 径向导气孔 台阶形内孔 圆柱台阶状 活塞导杆 导向孔 阀杆 连通 出气压力 阀杆顶端 进气压力 径向设置 配合密封 压力稳定 依次设置 圆形垫片 动密封 安置 支撑 穿设 轴向 半导体 检验 医疗 配合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阀芯结构及减压阀,该阀芯结构主要包括阀座,密封垫,阀杆,活塞导杆,阀座内部沿其轴向依次设置有相互连通的台阶形内孔,密封调节孔,支撑导向孔;沿径向设置有径向导气孔,所述径向导气孔与密封调节孔连通;密封垫呈圆形垫片状,并有内孔;阀杆呈圆柱台阶状,安置在阀座的台阶形内孔中,顶端穿设密封垫的内孔中,可与密封垫的内孔配合密封阀座的密封调节孔;活塞导杆呈圆柱台阶状,通过O型圈动密封的安置在阀座的支撑导向孔中,一端与阀杆顶端配合组合为一体。本发明提供的方案可靠性更高,失效风险更小,进气压力变化对出气压力影响小,压力稳定性能更优越,可满足医疗、检验、半导体、食品等领域对减压阀性能的高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减压阀,具体涉及气体减压阀技术。
背景技术
在医用气体及工业用气体领域,如医疗麻醉呼吸、工业气体焊接,检验室检验,半导体行业或食品包装业等领域。为贮存和运输方便气体通常是被压缩储存于高压气瓶中,使用时需根据需要通过减压阀将气体压力降低到使用所需压力。
在使用过程中,气瓶气体慢慢消耗,压力也会逐渐降低到最低残压。开始时气体储存压力很高,15MPa以上,而实际使用压力只有不到0.6MPa,进出口压力差较大,阀座的密封要求高。到气体快耗尽时,气瓶压力只有1MPa。进气压力高,变化大,对减压阀出气压力影响大,为获得好的性能,目前均采用软密封结构,阀开口直径尽量做小。
参见图1和图2,其为目前典型减压阀阀座密封结构之一,主要包括:膜片(1),调压弹簧(2),上盖(3),阀导杆(4),密封垫(5),阀座(6),阀杆(7),阀芯弹簧(8),阀体(9)。通过膜片(1)表面上的压力感应与调压弹簧(2)的力平衡关系,控制阀杆上密封与阀座间的开度,使用输出压力基本保持恒定。但是,离医疗、检验、半导体、食品等领域对减压阀性能的高要求仍有差距。
这样的减压阀阀座密封结构在实际使用过程存在以下问题(参见图2):
其一,由于阀开口要做的尽量小,导杆(4)安装在密封垫(5)中,支撑面积有限。高速气流通过阀座后,会产生湍流,湍振的频率与阀芯的共振频率一致时,会产生共振。在使用可以通过调节流量大小,尽量避免两者频率,避免共振。但是,难免偶尔出现短时共振;而一旦共振,导杆(4)便会穿透密封垫(5),造成密封垫泄漏(图3)。
其二,由于导杆(4)需装入密封垫(5)中,阀的开口直径不能做小,进气压力变化时,对出气压力影响较大。
由此可见,给出一种安全性可靠,输出压力稳定的减压阀方案是本领域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减压阀所存在的问题,需要一种安全性可靠,输出压力稳定的新的减压阀方案。
为此,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阀芯结构,并在此基础上提供相应的减压阀,由此来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的阀芯结构,包括:
阀座,所述阀座内部沿其轴向依次设置有相互连通的台阶形内孔,密封调节孔,支撑导向孔;沿径向设置有径向导气孔,所述径向导气孔与密封调节孔连通;
密封垫,所述的密封垫呈圆形垫片状,并有内孔;所述密封垫安置在阀座的台阶形内孔的底部,其上的内孔与阀座的密封调节孔连通;
阀杆,所述阀杆呈圆柱台阶状,安置在阀座的台阶形内孔中,顶端穿设密封垫的内孔中,可与密封垫的内孔配合密封阀座的密封调节孔;
活塞导杆,所述的活塞导杆呈圆柱台阶状,通过O型圈动密封的安置在阀座的支撑导向孔中,一端与穿设在密封垫内孔中的阀杆顶端配合组合为一体。
进一步的,所述阀杆的上端呈三级圆柱台阶状,顶端最细段与中间段之间通过圆台过渡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捷锐企业(上海)有限公司,未经捷锐企业(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6705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科技实验气体辅助放散阀
- 下一篇:一种便携式双人微压负氧离子氧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