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66822.1 | 申请日: | 2017-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864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4 |
发明(设计)人: | 徐祝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市脍炙人家家居用品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2 | 分类号: | C02F9/02;C02F9/04;B01D29/5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污水处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污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污水处理系统,一般只设有一级污水处理池及与其相连接的二级污水处理池,且传统的污水处理池,污水一般均是上进下出,且部分杂质沉淀物也会随同管道从排水口排出,使得污水去污不彻底,且排水管道也容易因杂质沉淀物而阻塞,达不到良好的去污效果,不能从真正意义上做到有效去污而达到环保的目的。尤其对于矿山开采作业,所产生的污水比较浑浊,且杂质沉淀物比较多,现有技术中,也没有一套很好的去污系统来对矿山污水等进行有效处理,基如此,设计出一款实用性强、操作简单、方便快捷、且去污高效、环保的一套污水处理系统,则是非常有必要的,必然具有很好的市场推广价值及应用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可对石砂水混合物进行分离处理,由其是对不同大小颗粒的石砂进行统一收集处理的污水处理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包括污水收集池,污水收集池内倾斜设置有污水入料管,污水收集池下端依次设置有第一处理池、第二处理池和第三处理池,且第一处理池的顶部、第二处理池的顶部和第三处理池的顶部均与污水入料管连接,第一处理池的底部、第二处理池的底部和第三处理池的底部均设置在污水收集池的外部,污水入料管包括第一管、第二管和第三管,第一管、第二管和第三管均为网格管状,第一管、第二管和第三管首尾依次连接,且第一管、第二管和第三管的位置分别与第一处理池的顶部、第二处理池的顶部和第三处理池的顶部的位置相对应,第一管包括第一上管部和第一下管部,第一上管部和第一下管部均为半弧形,第一上管部的开口处和第一下管部的开口处固定连接,第二管包括第二上管部和第二下管部,第二上管部和第二下管部均为半弧形,第二上管部的开口处和第二下管部的开口处固定连接,第三管包括第三上管部和第三下管部,第三上管部和第三下管部均为半弧形,第三上管部的开口处和第三下管部的开口处固定连接,第一处理池的顶部、第二处理池的顶部和第三处理池的顶部分别与第一下管部、第二下管部和第三下管部连接,第一下管部、第二下管部和第三下管部的目数依次增大,第一处理池、第二处理池和第三处理池内还分别设置有第一滤网、第二滤网和第三滤网,第一滤网、第二滤网和第三滤网均为弧形状,第一处理池、第二处理池和第三处理池的底部还均设置有排污阀,污水收集池的外壁上还设置有污水泵架,且污水泵架垂直于水平面固定设置在污水收集池的外壁上,污水泵架上活动设置有污水泵。
优选的,所述第一处理池、第二处理池和第三处理池的侧壁上还均设置有溢水管,第一处理池的下端还设置有污水反应槽,溢水管的一端分别与第一处理池、第二处理池和第三处理池连接,溢水管的另一端设置在污水反应槽内,当第一处理池、第二处理池和第三处理池里的污水加满时,污水上的漂浮物可通过溢水管流入污水反应槽内,再通过化学药剂箱进行化学反应处理。
优选的,所述污水反应槽的侧壁上还设置有化学药剂箱,化学药剂箱包括箱体,箱体的底部侧壁上开设有药剂出口,药剂出口上活动设置有阀门,阀门为倒U形状结构,阀门上还设置有浮动球,便于对流入污水反应槽内的污水进行化学反应处理。
优选的,所述阀门U形底部的一端与药剂出口铰接,阀门U形底部的另一端上固定设置有浮动球,当污水流入污水反应槽内时,浮动球根据污水的深度和在污水浮力的作用下向上浮起,浮起后带动阀门转动,则打开药剂出口,化学药剂箱里的化学药剂流出与污水反应槽内的污水反应,去除废水中呈溶解、胶体状态的污染物或将其转化为无害物质的废水。
优选的,所述浮动球为中空的球体,且浮动球为聚甲醛材料制成,浮动球根据污水的深度和在污水浮力的作用下向上浮起,浮起后带动阀门转动,则打开药剂出口,化学药剂箱里的化学药剂流出与污水反应槽内的污水反应,去除废水中呈溶解、胶体状态的污染物或将其转化为无害物质的废水。
优选的,所述第一处理池、第二处理池和第三处理池从左至右依次设置在污水收集池的下端,且第一处理池、第二处理池和第三处理池的高度依次递减,石砂水混合物依次经过第一处理池、第二处理池和第三处理池过滤后逐渐减少,第一处理池、第二处理池和第三处理池便于收集过滤后石砂水混合物中的石砂。
优选的,所述第一管的长度与第一处理池的宽度相同,第二管的长度与第二处理池的宽度相同,第三管的长度与第三处理池的宽度相同,便于将石砂水中的不同大小的石砂分别通过第一管、第二管和第三管落入第一处理池、第二处理池和第三处理池内进行收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市脍炙人家家居用品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合肥市脍炙人家家居用品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6682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