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面向周期数据采集的时隙分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61842.X | 申请日: | 2017-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4673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5 |
发明(设计)人: | 李斌成;班亚明;黄栓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4W72/04 | 分类号: | H04W72/04 |
代理公司: | 河北东尚律师事务所 13124 | 代理人: | 王文庆 |
地址: | 050081 河北省石家***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面向 周期 数据 采集 分配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面向周期数据采集的时隙分配方法,它涉及卫星通信领域中基于CDMA卫通网的卫星资源管理及分配技术。本发明可应用于面向周期数据的CDMA通信网络中,有效地提高了卫通资源自动化管理程度和利用效率。包括以下步骤:卫星资源建模;数据采集请求周期设计;分级定义;时隙资源分配和时隙资源回收;该数据采集时隙分配方法为数据采集卫星通信系统实现统一化、自动化资源管控目标提供了技术支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卫星通信技术领域,尤其关注于面向周期数据应用的CDMA卫星通信资源管理技术,具体涉及为如何高效地实现周期数据应用卫星资源时隙分配。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CDMA卫星通信系统中周期数据采集业务管理多为固定周期资源定向预留与人工调度相结合的方式。由于数据采集业务周期的不确定性,人工调度方式下只能依据周期特性为各周期预留码道资源,并根据请求数据采集周期为其匹配相同或相近的周期码道资源,相近周期资源匹配算法虽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资源分配问题,但该算法的应用极大地增加了资源计算复杂度,多周期资源预留也会因业务分布不均遭遇部分周期段资源低利用率问题。因此,需要对CDMA卫星通信资源分配技术展开研究,建立一套自动化、高利用率、高适应性的时隙分配方法,实现周期数据采集业务在CDMA卫星通信系统中的自动、高效传输。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CDMA卫星通信系统周期码道资源利用效率低下,分配过程复杂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面向周期数据采集的时隙分配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面向周期数据采集的时隙分配方法,通过对数据采集周期的约束、采用多周期选择、多子段分配、轻载码道优先的原则,实现数据采集业务系统时隙自动分配。包括以下步骤:
A、卫星资源建模:网控中心根据系统数据采集总体规划,将卫星资源周期码道划分为秒、分、时、日几种码道;所述的每个周期码道具有基本分配周期属性,即对资源的使用按固定的周期重复;
B、数据采集请求周期设计:设定数据中心业务请求周期的规律,即请求周期为1秒、1分钟、1小时、1天,或能被1分钟整除的秒数,能被1小时整除的分钟数、能被1天整除的小时数;
C、分级定义:网控中心将1秒定义为秒级,将1分钟和能被1分钟整除的秒数定义为分级,将1小时和能被1小时整除的分钟数定义为时级,将1天和能被1天整除的小时数定义为日级;
D、时隙资源分配:数据中心向网控中心发送数据采集申请,网控中心对所收到的数据采集申请按分级周期、轻载码道优先的原则选择相应级别码道进行分配;
E、时隙资源回收:数据中心监视数据采集使用情况,在数据采集任务结束后向网控中心申请释放时隙资源,网控中心置数据采集资源相应时隙为空闲态。
其中,步骤B中,
能被1分钟整除的秒数为2,3,4,5,6,10,12,15,20,30;
能被1小时整除的分钟数为2,3,4,5,6,10,12,15,20,30;
能被1天整除的小时数为2,3,4,6,8,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6184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信号机识别装置及信号机识别方法
- 下一篇:行驶控制方法及行驶控制装置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