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印染生产中染色塑料件除色剂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60269.0 | 申请日: | 2017-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8029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31 |
发明(设计)人: | 郑欧;林振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J7/00 | 分类号: | C08J7/00 |
代理公司: | 35100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蔡学俊;林文弘 |
地址: | 350116 福建省福州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印染 生产 染色 塑料件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印染生产中染色塑料件除色剂及其使用方法,所述除色剂是由A、B组分组成,按重量份数计,A组分的原料包括:次氯酸钙10~95份、次氯酸镁10~95份、次氯酸钠10~95份、次氯酸钾1~10份、CTAB 1~5份、SDS 1~5份;B组分的原料包括:草酸1~100份、醋酸1~100份、盐酸1~3份和H2SO4 1~35份。本发明以酸作催化剂,在渗透剂协同作用下,除色剂实现塑料件高效除色,并且几乎无废液产生,高效环保;对染色塑料件的处理成本低于200元/吨,经除色处理后塑料价值由不到5000元/吨提升至8000元/吨,每吨能够节约成本大约3000元。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除色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印染生产中染色塑料件除色剂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在纤维印染生产过程中塑料件(如卷线轴等)会同时被染色,如使用带色件上的染料在染色过程中也会溶出必然影响纤维染色的效果,严重将会出现串色,这样,染色塑料将无法在印染过程中重复利用。对染色的塑料件进行除色处理后重复使用,对于降低产业成本、节约能源、绿色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塑料除色常规采用萃取物理办法涉及到苯系物等有机溶剂,带来了二次污染,且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印染生产中染色塑料件除色剂及其使用方法。本发明以酸作催化剂,在渗透剂协同作用下,除色剂实现塑料件高效除色,并且几乎无废液产生,高效环保。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印染生产中染色塑料件除色剂,按重量份数计,所述除色剂是由A、B组分组成,按重量份数计,A组分的原料包括:次氯酸钙10~95份、次氯酸镁10~95份、次氯酸钠10~95份、次氯酸钾1~10份、CTAB 1~5份、SDS 1~5份;B组分的原料包括:草酸1~100份、醋酸1~100份、盐酸1~3份和H2SO4 1~35份。
如上所述的除色剂的使用方法:搅拌下先后将A组分和B组分加入水中混匀,将待处理的染色塑料件置于液面下,待颜色褪尽滤出塑料件,用清水冲洗干净晾干;滤液重复利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利用水溶性的除色剂通过催化降解的方法,将在塑料件上的染料快速去除,该方法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溶液可重复利用,几乎无废液产生,高效环保;
(2)对染色塑料件的处理成本低于200元/吨,经除色处理后塑料价值由不到5000元/吨提升至8000元/吨,每吨能够节约成本大约3000元。
附图说明
图1和图2均为染色管用本发明除色剂处理前后的颜色变化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但本发明不仅仅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1
一种印染生产中染色塑料件除色剂,按重量份数计,所述除色剂是由A、B组分组成,按重量份数计,A组分的原料包括:次氯酸钙10份、次氯酸镁55份、次氯酸钠10份、次氯酸钾5份、CTAB 1份、SDS 1份;B组分的原料包括:草酸1份、醋酸50份、盐酸2份和H2SO4 1份。
实施例2
一种印染生产中染色塑料件除色剂,按重量份数计,所述除色剂是由A、B组分组成,按重量份数计,A组分的原料包括:次氯酸钙95份、次氯酸镁10份、次氯酸钠95份、次氯酸钾10份、CTAB 5份、SDS 5份;B组分的原料包括:草酸100份、醋酸50份、盐酸3份和H2SO4 1份。
实施例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大学,未经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6026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