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向心弹弓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56433.0 | 申请日: | 2017-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318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5 |
发明(设计)人: | 赵娜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娜娜 |
主分类号: | F41B3/02 | 分类号: | F41B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00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弹弓 皮筋 主动环 个人使用 观察目标 任意调节 弹丸 皮筋扣 准星 扁状 双股 平行 喜好 瞄准 | ||
本发明自动向心弹弓,打破传统弹弓概念,可根据个人使用情况,任意调节皮筋在弹弓上的位置,便于观察目标。具有自动向心功能;手持弹弓,另一手拉动皮兜带动皮筋,皮兜内弹丸立即平行于弹弓主动环,通过固定在主动环上的准星和照门瞄准即可准确射中目标。使用本弹弓附件后,可以使用市面上各种皮筋,根据个人力度和喜好,可选用弹弓附件皮筋扣包括双股、四股、八股和扁状皮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体育竟技玩具领域,特别涉及自动向心弹弓。
背景技术
弹弓是一种有着丰厚民间历史和广泛群众基础竟技玩具,过去到现在都传袭着一种弹弓Y形。但这种结构简单的弹弓,在使用中有很多无法解决毛病和缺点;打不准是一种共性,容易打到手打到弓壁,造成弹丸回弹误伤到人。其根源在于一手持弓,一手捏皮兜,怎么做都很难保证每一粒弹丸从弹弓中心射出。瞄准方式;是在皮筋拉长后参照皮筋直线,在弹弓头上一点或是弹弓中心点估计射击,所以造成弹弓弹着点的分布范围广精度差。原因主要是一手持弓一手捏皮兜,在三维空间无法确保弹丸平行于弹弓造成弹弓射击精度很低。使人们感到弹弓更适合于儿童娱乐。如今随着互联网络的不断发展,弹弓技术在国内外得到发展,使人们容易接受这种具有竟技性高、成本低、使用方便的弹弓。
发明内容
本发明自动向心弹弓,打破传统弹弓概念,可根据个人使用情况,任意调节皮筋在弹弓上的位置,便于观察目标。具有自动向心功能;手持弹弓,另一手拉动皮兜带动皮筋,皮兜内弹丸立即平行于弹弓主动环,通过固定在主动环上的准星和照门瞄准即可准确射中目标。使用本弹弓附件后。可以使用市面上各种皮筋,根据个人喜好可选用弹弓附件包括双股、四股、八股和扁状皮筋。
为了实现上述效果,本发明自动向心弹弓是这样实现的;自动向心弹弓主要由弓体、主动环、被动环、手柄、手柄底座、皮筋、皮兜、皮筋扣等构件组成。
一;更为具体的,其特征在于主动环二孔通过销轴由内向外穿出连接被动环,将销轴一端焊死在被动环上,并确保主动环转动灵活,无阻滞。将组装好的被动环用上述同样的方法固定到调节环上。
二;更进一歩的,所述装配好的调节环从弓体背面装入,用紧定螺丝,从弓体外的四个方向螺孔旋入到调节环的凹槽内,达到将调节环固定到弓体上的目的。
三;更进一歩的,在装配好的弓体底部有一螺孔,在螺孔旋入双头螺丝,穿过手柄中心孔,旋上手柄底座。
四;更进一歩的,在连接皮筋扣前,先在主动环背面左右螺纹孔内,依次放入限位销、弹簧、将空心螺母穿过限位销旋在主动环上。限位销作用是为了快速更换皮筋扣,防止连接主动环和皮筋扣的定位销轴脱落
五;更为具体的,在主动环的左边双耳座内插入皮筋扣,在被面用手拉动限位销插入定位销轴后限位销复位,依次按上述同样装入右边的定位销轴。
六;更进一歩的,皮筋连接皮兜穿在皮筋扣上以后。手持弹弓,拉动皮筋,皮筋的力作用于主动环上二边,为了平衡来自皮筋的力,主动环沿轴向转动将力传递给被动环,被动环将力沿轴向传动发生转动将力平衡到于皮兜内弹丸平行为止,主动环和被动环转动角度将视手持弹弓变化而自动变化,最大变化角度达35°超过35°主动环和被动环将发生碰撞而无法转动,在实际使用中一般转动角度在10°以内。
与现有弹弓技术相比;
本发明自动向心弹弓与现有弹弓技术相比,其显著特点是;自动调整手持弹弓与弹丸的平行度,弹丸命中率得到极大提高。人性化设计,可根据个人使用情况,可任意调节皮筋在弹弓上的位置,便于观察目标,在主动环上带有准星和照门。能根据目标远近,移动后手而快速瞄准射击。因每一发弹丸都通过弹弓中心射出而不用担心发生打弓壁情况,市面上各种皮筋在本发明自动向心弹弓上均可使用。
本发明自动向心弹弓经反复试验,证明是一种射击精度高、工作安全可靠、皮筋使用范围广、人性化设计、适合普及使用。
本发明具体内容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娜娜,未经赵娜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5643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