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铜丝收线装置生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55357.1 | 申请日: | 2017-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460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8 |
发明(设计)人: | 吴建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建勇 |
主分类号: | B65H54/28 | 分类号: | B65H54/28;B65H51/005;B65H54/7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5400 江西省鹰***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铜丝 收线 装置 生产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铜丝收线装置,包括机身,所述机身上设置有收线辊,所述收线辊通过设置在其后端的转动电机带动进行转动,所述机身上设置有理线轮,所述理线轮上方设置有移动气缸,所述移动气缸带动理线轮前后运动,所述机身左端上方设置有分线导轮,所述分线导轮通过调整架连接在机身上。通过转动电机带动收线辊进行转动,对铜丝进行收卷,通过移动气缸带动理线轮前后运动,均匀的对铜丝卷绕的部位进行理线,设置分线导轮对前一道工序出来的多股铜丝进行分流,提高工作效率,设置称重检测装置对收线辊上的物料进行称重,进而确定物料产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线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对铜线进行收线的铜丝收线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制造电线时,通常需要对铜丝进行加工,使其适应电线的制造工艺。目前对于铜丝进行加热退火,使其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而对于加热后的铜丝进行收线时,一般使用简单的卷绕装置对铜丝进行收卷,但是使用一般的卷绕装置进行收卷时,需要对铜丝缠绕的位置进行调整,使其均匀的缠绕在物料杆上,上述工作目前常为人工处理,工作效率低且容易忘记调整,导致卷绕时不均匀。因此,解决铜丝卷绕时需要人工调整缠绕位置的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对铜线进行收线的铜丝收线装置,通过转动电机带动收线辊进行转动,对铜丝进行收卷,通过移动气缸带动理线轮前后运动,均匀的对铜丝卷绕的部位进行理线,设置分线导轮对前一道工序出来的多股铜丝进行分流,解决了铜丝卷绕时需要人工调整缠绕位置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铜丝收线装置,包括机身,所述机身上设置有收线辊,所述收线辊通过设置在其后端的转动电机带动进行转动,所述机身上设置有理线轮,所述理线轮上方设置有移动气缸,所述移动气缸带动理线轮前后运动,所述机身左端上方设置有分线导轮,所述分线导轮通过调整架连接在机身上。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收线辊与转动电机之间设置有称重检测装置,所述机身上设置有显示屏,所述称重检测装置与显示屏电连接。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理线轮下端设置有检测装置,通过检测装置对收线辊上铜线收卷的情况进行检测,进而控制理线轮左右移动的位置。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分线导轮上设置有减速块,通过减速块对收线速度进行控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转动电机带动收线辊进行转动,对铜丝进行收卷,通过移动气缸带动理线轮前后运动,均匀的对铜丝卷绕的部位进行理线,设置分线导轮对前一道工序出来的多股铜丝进行分流,提高工作效率,设置称重检测装置对收线辊上的物料进行称重,进而确定物料产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机身,2-收线辊,3-转动电机,4-理线轮,5-移动气缸,6-分线导轮,7-调整架,8-称重检测装置,9-显示屏,10-检测装置,11-减速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发明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铜丝收线装置,包括机身1,所述机身1上设置有收线辊2,所述收线辊2通过设置在其后端的转动电机3带动进行转动,所述机身1上设置有理线轮4,所述理线轮4上方设置有移动气缸5,所述移动气缸5带动理线轮4前后运动,所述机身1左端上方设置有分线导轮6,所述分线导轮6通过调整架7连接在机身1上。所述收线辊2与转动电机3之间设置有称重检测装置8,所述机身1上设置有显示屏9,所述称重检测装置8与显示屏9电连接。所述理线轮4下端设置有检测装置10,通过检测装置10对收线辊2上铜线收卷的情况进行检测,进而控制理线轮4左右移动的位置。所述分线导轮6上设置有减速块11,通过减速块11对收线速度进行控制。通过转动电机3带动收线辊2进行转动,对铜丝进行收卷,通过移动气缸5带动理线轮4前后运动,均匀的对铜丝卷绕的部位进行理线,设置分线导轮6对前一道工序出来的多股铜丝进行分流,提高工作效率,设置称重检测装置8对收线辊2上的物料进行称重,进而确定物料产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建勇,未经吴建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5535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