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白芨林下仿野生的种植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1355240.3 申请日: 2017-12-16
公开(公告)号: CN108112436A 公开(公告)日: 2018-06-05
发明(设计)人: 张洪;周发金 申请(专利权)人: 会泽林下种植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01G22/25 分类号: A01G22/25;A01G9/02
代理公司: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代理人: 郑自群
地址: 654299 云*** 国省代码: 云南;5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基质盆 仿野生 白芨 孔洞 田间管理 炼苗驯化 生态效益 位置通过 病虫害防治 可降解 采收 定植 绳子 整地 种植 松树 药材 占用 加工 开发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白芨林下仿野生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选地、整地

选择松林地,树木郁闭度大于或等于10%及小于20%的林地,将树木丛中的砖块、杂草去除;选择富含有机质的沙壤土,混入砂石粉末,其中沙壤土和砂石粉末的质量比例为3:1,施腐熟农家肥1500-2000kg以及复合肥50-60kg,将松林每两株之间用绳子绑上基质盆,将处理后的沙壤土和砂石粉末的混合物平均放入基质盆中,所述的基质盆离地面高度为10-15cm;

2)、炼苗驯化

取白芨组培苗置于炼苗棚内过渡培养5天,苗长到3-5厘米时取,白芨出瓶取苗要小心操作,尽量不要拆断根部,拧开瓶盖,向瓶内注入半瓶清水,捂住瓶盖摇晃至白芨苗与营养液分开后,将瓶内苗和营养液水一起倒入洗苗盆内,用清水冲洗干净苗根部的营养液,若还洗不干净,可用软毛刷轻刷,后用清水冲洗干净,然后将洗干净的组培苗根部朝下整体竖直排列在带孔篮子内以备消毒,将其整体栽种如步骤1)中准备好的基质中;

3)、定植

将种植后的基质盆表面盖上厚度为3-4厘米的细土,后用稀释过100-200倍的人畜粪水施2次,每次间隔为一个月;

4)、田间管理

4.1)中耕除草

根据白芨生长情况,一般每年中耕除草4次;第1次在3~4月齐苗后;第2次在6月生长旺盛期;第3次在8~9月生殖生长期;第4次在冬季倒苗后;

4.2)追肥

结合中耕除草,每年追肥2次,第1次在齐苗期;第2次在冬季,每亩每次亩施复合肥30~40kg;

4.3)浇水

每2-3个月浇水一次,其采用滴灌的方法,每个基质盆逐个进行滴灌;

4.4)除草

出去杂草;

4.5)越冬保护

白芨不耐寒,应做好冬季防寒抗冰措施,温度降至5℃以下即用稻草包覆住基质盆;

5)、病虫害防治

5.1)虫害

虫害主要有地老虎、蝼蛄,为害假鳞茎,每亩用90%晶体敌百虫180~200g,拌炒香的米糠或麦麸8~10kg,撒放田间诱杀;

5.2)病害

病害主要是烂根病,多在春夏多雨季节发生,发病初期用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喷雾防治;

6)、采收加工

6.1)白芨栽培3年后采收,采收季节为秋末冬初,采挖时用平铲或小锄细心地将鳞茎连土一起挖出,摘去须根,除掉地上茎叶,抖掉泥土;

6.2)将块茎分成单个,用水洗去泥土,剥去粗皮,置开水锅内煮或烫至内无白心时,取出冷却,去掉须根,晒或烘至全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白芨林下仿野生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质盆采用秸秆粉碎物、苔藓和黏土压制而成,截面为锥形,底部设有孔洞,孔洞的直径为1.5-2厘米。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白芨林下仿野生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秸秆粉碎物、苔藓和黏土的重量比例为3-4:1-2:6-11。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会泽林下种植有限公司,未经会泽林下种植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55240.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