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自动调控透气度的卷烟纸及其制备方法、使用该卷烟纸的卷烟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53895.7 | 申请日: | 2017-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3042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5 |
发明(设计)人: | 银董红;谢国勇;文建辉;易建华;杜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D21H27/20 | 分类号: | D21H27/20;D21H27/10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3114 | 代理人: | 颜勇 |
地址: | 410014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调控 透气 卷烟 及其 制备 方法 使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自动调控透气度的卷烟纸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卷烟纸的表面涂覆有相变材料,所述相变材料形成用于调控卷烟纸透气度的相变调控层。该卷烟纸可实现对透气度的自动调控,实现整支卷烟抽吸风格的一致性和稳定性。该卷烟纸的制备方法如下:在高于所述相变材料的相变温度的条件下将相变材料融化,并保持恒温状态,在复合机上将融化的相变材料涂覆于卷烟纸的表面,待相变材料冷却后,即得可自动调控透气度的卷烟纸。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卷烟,该卷烟的烟丝采用上述的可自动调控透气度的卷烟纸进行包裹。该卷烟抽吸时滤嘴烟气中有害成分的释放量显著降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卷烟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自动调控透气度的卷烟纸及其制备方法、使用该卷烟纸的卷烟。
背景技术
卷烟滤嘴已成为卷烟降焦减害的重要介质,行业内已在卷烟滤嘴材料及结构方面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研究工作。卷烟滤嘴主要通过对烟气中的气溶胶颗粒进行直接截留、惯性碰撞和扩散沉积等方式而实现对烟气中有害成分的截留过滤。
卷烟滤嘴的降焦减害效果不仅与滤嘴的物理性质及结构密切相关,而且与卷烟滤嘴的温度分布密切相关。在卷烟最后2~3口抽吸过程中,烟气浓度和烟气温度升高,其中烟气中总粒相物及有害物质的浓度明显高于前面1~4口。卷烟最后2~3口卷烟滤嘴的烟气温度最高可达70℃~80℃,在深度抽吸模式下滤嘴端的烟气温度甚至达到了100℃以上。过高的烟气温度和浓度不仅影响滤嘴对烟气中有害成分的截留效果,还会产生灼烧感,影响整支卷烟抽吸风格的一致性和稳定性,降低消费者对烟气感官质量的满意度。因此,卷烟滤嘴中烟气温度对滤嘴截留效率和感官质量起到关键作用。
目前,利用滤嘴通风稀释减害降焦已经在卷烟产品中得到广泛应用。卷烟滤嘴通风在稀释烟气的同时,可以利用环境常温空气与烟气在滤嘴内的热交换,降低滤嘴温度。然而,在卷烟抽吸过程中,烟气组分是呈逐口递增的趋势。在最初抽吸阶段,滤嘴通风稀释会导致烟气香味成分过低,进而影响口感。现有技术中,改善滤嘴通风的主要研究方向集中在对卷烟滤嘴结构的改进,鲜见对卷烟烟丝段改进的报道。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背景技术中提到的不足和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自动调控透气度的卷烟纸,并且提供上述卷烟纸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上述卷烟纸的卷烟,该卷烟抽吸过程滤嘴烟气中有害物质含量低,整支烟抽吸风格一致性、稳定性好,口感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可自动调控透气度的卷烟纸,包括卷烟纸基材,所述卷烟纸基材的表面涂覆有相变材料,所述相变材料形成用于调控卷烟纸透气度的相变调控层。
本发明的卷烟纸用于包裹烟丝,形成卷烟的烟丝段,可用于在卷烟燃烧时自动调控卷烟烟丝段的透气度。
本发明所用的卷烟纸基材是指现有的未涂覆相变材料的卷烟纸。
作为优选的方案,相变材料在卷烟纸基材表面的涂覆量为0.5g/m2~5.0g/m2。
作为优选的方案,相变材料为相变温度介于60℃~200℃的有机相变材料。
作为优选的方案,相变材料选自聚醚类相变材料、石腊类相变材料、羧酸酯类相变材料、多元醇类相变材料、正烷醇类相变材料和糖醇类相变材料中的一种或几种。
作为优选的方案,卷烟纸基材的透气度为40CU~200CU,进一步优选为100CU~200CU。高透气度通过自然透气(卷烟纸本身材质的透气性)或激光打孔实现。
该可自动调控透气度的卷烟纸的制备方法如下:在高于所述相变材料的相变温度的条件下(60℃~200℃)将相变材料融化,并保持恒温状态,在复合机上将融化的相变材料涂覆于卷烟纸基材的表面,待相变材料冷却后,即得可自动调控透气度的卷烟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湖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5389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