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居住类建筑间距分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53397.2 | 申请日: | 2017-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3382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6 |
发明(设计)人: | 程良勇;王海;汪勇;炉利英;王欢;张天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星际空间(天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13 | 分类号: | G06F30/13;G06F30/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384 天津市西青***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居住 建筑 间距 分析 方法 | ||
1.一种居住类建筑间距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资料整理:对建设项目设计方案资料进行整理,获取建筑总平面图、建筑剖面图、建筑方案三维模型;
对方案的建筑间距进行分析:依据建筑总平图中的建筑主体外轮廓信息,按照顺序逐幢分析指定范围内的所有建筑,通过建筑的布局关系,确定本次分析所包含的遮挡建筑和被遮挡建筑;对遮挡建筑的结构进行判定与分析,计算获得遮挡建筑物的有效高度值,判定遮挡建筑的建筑类别,通过运算获得遮挡建筑的有效遮挡范围;
所述对方案的建筑间距进行分析的具体步骤为:
确定分析对象:通过建筑总平图中的建筑主体外轮廓信息,依据分析的建筑即判定为遮挡建筑,被分析建筑所影响的周边建筑判定为被遮挡建筑,对指定范围内的所有建筑按照顺序进行逐幢分析,通过建筑布局关系,确定本次分析所包含的遮挡建筑以及被遮挡建筑;
计算有效高度值:通过对遮挡建筑的结构进行判定与分析,计算遮挡建筑物的有效高度值;
计算遮挡范围:通过遮挡建筑的有效高度值对遮挡范围进行运算;对遮挡建筑的类型进行判断,当遮挡建筑有效高度值≤24m判定遮挡建筑为多低层建筑;当遮挡建筑有效高度值24m判定遮挡建筑为高层建筑;对遮挡建筑与被遮挡建筑位置关系进行计算分析,获得分析结果;
获得有效遮挡范围:通过对遮挡建筑檐墙的平行线进行分析,获得遮挡建筑檐墙平行线的长度,与遮挡建筑檐墙进行围合处理,获得遮挡建筑的有效的遮挡范围;
所述计算遮挡范围的具体步骤为:
计算多低层建筑遮挡范围:判定遮挡建筑为多低层建筑,通过遮挡建筑与被遮挡建筑的位置关系计算分析获得遮挡建筑与被遮挡建筑檐墙之间的最小间距,以及遮挡建筑与被遮挡建筑山墙之间的最小间距;所述遮挡建筑与被遮挡建筑的位置关系包括:平行布置或垂直布置;
计算高层建筑遮挡范围:判定遮挡建筑为高层建筑,通过被遮挡建筑的建筑类别计算分析获得遮挡檐墙与被遮挡檐墙之间的最小间距;所述建筑类别包括居住建筑与非居住建筑;
所述获得有效遮挡范围的具体步骤为:
获取平行线长度:对遮挡建筑檐墙垂直方向做平行线,平行线与遮挡檐墙的距离为遮挡建筑檐墙与被遮挡建筑檐墙的最小间距值,分析获得平行线的长度;
生成有效遮挡范围:通过平行线的长度与遮挡建筑的檐墙距离进行围合处理,获得遮挡建筑的有效遮挡范围;
所述获取平行线长度:对遮挡建筑檐墙垂直方向做平行线,平行线与遮挡檐墙的距离为遮挡建筑檐墙与被遮挡建筑檐墙的最小间距值,通过分析获得平行线的长度的具体方法为:
当判定遮挡建筑的有效值高度值H≤24m,且与被遮挡居住建筑为平行布置时,平行线的长度等于被遮挡居住建筑檐墙的面宽;
当判断遮挡建筑的有效值高度值H≤24m,且与被遮挡居住建筑为垂直布置时,平行线的长度等于遮挡建筑山墙的面宽;
通过判断遮挡建筑的有效值高度值H24m,平行线的长度等于遮挡建筑檐墙的面宽;
三维分析:将指定区域内所有建筑的遮挡范围进行叠加,通过并集处理,获取有效遮挡范围,与建筑方案三维模型进行套合处理,通过空间映射获取有效的遮挡空间范围,对建筑方案三维模型进行不合格结构的自动分析判定,并在三维空间内进行突出呈现不合格建筑结构,将分析结果与各类指标相结合,通过处理分析生成报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居住类建筑间距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建筑的结构包括:平屋顶、坡屋顶、辅助用房,所述平屋顶包括:挑檐面、女儿墙;所述辅助用房包括:楼梯间、电梯机房、水箱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星际空间(天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星际空间(天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5339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