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牛膝菊嫁接后代对镉污染土壤修复能力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53286.1 | 申请日: | 2017-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406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8 |
发明(设计)人: | 李红艳;王亚楠;宋箭金苍;胡文杰;廖明安;林立金;王进;吕秀兰;邓群仙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2/30 | 分类号: | A01G2/30 |
代理公司: | 成都帝鹏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65 | 代理人: | 黎照西 |
地址: | 61113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牛膝 嫁接 后代 污染 土壤 修复 能力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牛膝菊嫁接后代对镉污染土壤修复能力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以马兰作为砧木,以牛膝菊的枝条作为接穗,进行嫁接,收集嫁接处理后砧木的后代。本发明促进了牛膝菊嫁接后代对于镉的吸收积累,提高了牛膝菊嫁接后代对于镉污染土壤的修复能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技术领域及土壤修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高牛膝菊嫁接后代对镉污染土壤修复能力的方法。
背景技术
据报道,中国镉污染土壤面积已达1.4×10
植物修复是二十世纪前期发展起来的一项污染环境清洁技术,其最具代表性的修复技术主要是指利用重金属超富集植物的超量积累作用去除污染环境中的重金属。重金属的植物修复涉及在受污染的土壤中种植已知的重金属超富集物,并允许植物将重金属从土壤中通过根转移到植物体,然后收获,除去植物,并处理以纯化土壤。植物修复技术价格低廉,保护了地块结构,不会造成二次污染,已成为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的研究热点。
牛膝菊是一种镉超富集植物,可作为镉污染土壤的修复,但目前对于如何进一步提高其对镉污染土壤的修复能力还非常少。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牛膝菊嫁接后代对镉污染土壤修复能力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以马兰作为砧木,以牛膝菊的枝条作为接穗,进行嫁接,收集嫁接处理后砧木的后代。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优选方案,所述牛膝菊为高15cm并处于孕蕾期的长势旺盛的牛膝菊。
进行嫁接后,种植在无重金属污染的土中。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可选方案,进行所述嫁接时,砧木苗高15cm。
优选的,进行所述嫁接时,采用劈接法。所述镉污染土壤中,镉含量至少为10mg/kg。
一般而言,保持土壤田间持水量为8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促进了牛膝菊嫁接后代对于镉的吸收积累,提高了牛膝菊嫁接后代对于镉污染土壤的修复能力。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具体描述,有必要在此指出的是以下实施例只是用于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该领域的技术熟练人员根据上述发明内容所做出的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仍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1材料和方法
1.1材料准备
2014年9月,在四川农业大学雅安校区农场(29°59’N,102°59’E)收集一株15cm处于孕蕾期的长势旺盛的牛膝菊植物,采集其枝条作为接穗进行嫁接。嫁接砧木有:马兰、千里光、小飞蓬和黄蒿,嫁接时砧木苗高15cm。嫁接方法为劈接法,用宽约1cm、长20cm的塑料带进行绑缚,使砧木与接穗的结合部分牢牢地贴在一起。嫁接后浇水并保持土壤田间持水量为80%,用地膜覆盖保湿,并用遮阳网遮盖。10d后逐步移除地膜和遮阳网,并取下绑缚的塑料薄膜。嫁接成活后,全部种植在无重金属污染的土中,根据土壤水分实际情况不定期浇水确保土壤水分保持在田间持水量的80%左右。待种子成熟后,分别收集未嫁接、嫁接处理的牛膝菊种子。
1.2土壤镉污染盆栽试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农业大学,未经四川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5328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易于更换清洗的家用空气净化装置
- 下一篇:用于系统级封装的防静电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