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塑胶胶液混合消泡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52821.1 | 申请日: | 2017-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012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3 |
发明(设计)人: | 陈立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华兴橡胶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B7/74 | 分类号: | B29B7/74;B29B7/80;B29B7/82;B01D19/02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32200 | 代理人: | 张惠忠 |
地址: | 2238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塑胶 混合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塑胶胶液混合消泡装置,属于塑胶胶液加工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橡胶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之一,它不仅为人们提供日常生活不 可或缺的日用、医用等轻工橡胶产品,而且向采掘、交通、建筑、机械、电子等重工业和新兴 产业提供各种橡胶制的生产设备或橡胶部件,橡胶产品种类繁多,橡胶按原料分为天然橡 胶和合成橡胶,按形态分为块状生胶、乳胶、液体橡胶和粉末橡胶,乳胶为橡胶的胶体状水 分散体,液体橡胶为橡胶的低聚物,未硫化前一般为粘稠的液体,粉末橡胶是将乳胶加工成 粉末状,以利配料加工制作。现有的橡胶加工包括塑炼、混炼、压延或挤出、成型和硫化等 基本工序,每个工序针对制品有不同的要求,分别配合以若干辅助操作,为了能将各种所需 的配合剂加入橡胶中,生胶首先需要经过塑炼提高其塑性,然后通过混炼将炭黑及各种橡 胶助剂与橡胶均匀混合成胶料,胶料经过压制成一定形状坯料,再使其与经过压延挂胶或 涂胶的纺织材料或金属材料组合在一起成型为半成品,最后经过硫化又将具有塑性的半成 品制成高弹性的最终产品。在橡胶的整个加工工艺中,需要将不同性能的橡胶均匀混合在 一起,使得混合后的橡胶具有多种特性,在将橡胶制成产品之后,使得产品能够适应多种需 要,现有的橡胶混合一般采用人工将多种橡胶按比例放在搅拌釜中,利用机械搅拌的形式 将橡胶搅拌混合均匀,在橡胶进行混合搅拌的时候需要放入多种橡胶助剂,现有的橡胶搅 拌釜的盖板一般采用人工开启和闭合,盖板质量较重,工人的劳动强度较大,并且在将橡胶 混合搅拌完成后,现有的搅拌装置一般需要人工将橡胶从搅拌釜内提出,橡胶的质量较重, 工人的劳动强度较大,橡胶混合搅拌的工作效率较低,不能满足生产的需要。
如专利号为201410516222.9的一种橡胶混合搅拌装置,属于橡胶机械加工设备领域。该发明包括主支架和搅拌机构,搅拌机构包括搅拌电机、变速箱、搅拌釜和搅拌轴,搅拌轴包括主搅拌轴和辅搅拌轴,搅拌电机的输出端与变速箱的输入端传动连接,变速箱的输出端与主搅拌轴同轴连接,主动链轮与从动链轮之间采用链条传动连接,搅拌釜上侧设置有盖板,盖板一侧铰连接于搅拌釜上侧,盖板与搅拌釜之间设置有盖板液压缸,搅拌釜与主支架之间设置有出料液压缸,搅拌釜上侧均匀设置有多个夹紧机构,夹紧机构包括夹紧杆和固定环;这种搅拌装置在搅拌后会产生气泡,但橡胶胶液由于比较粘稠,特别是其中较小的气泡不易自行排除,而含有气泡的橡胶胶液在用来制造橡胶制品后,橡胶制品就会存在内部的空洞和表面的凹陷,影响橡胶制品的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塑胶胶液混合消泡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塑胶胶液混合消泡装置,包括搅拌装置和消泡装置,所述搅拌装置包括上部为开口的桶状体,桶状体内设置有转筒,所述转筒的底部开有槽,槽内设置有活动块,所述活动块的一周与转筒底部槽内壁之间设置有弹簧,活动块与桶状体内底部之间设置有连杆,所述连杆上设置有两根销轴,两根销轴均垂直于连杆,两根销轴分别设置在连杆的两端位置,两根销轴分别设在连杆相背离的两个面上,其中一个销轴活动连接在活动块的底部中心位置,另一个活动连接在桶状体内底部中心位置,所述桶状体的内底部设有环形槽,所述转筒的底部设置有滴管,滴管位于环形槽上方了;所述消泡装置包括漏斗体,所述漏斗体的较大开口一端覆盖在桶状体底部上,漏斗体的较小开口一端处设置有滤泡球,滤泡球下方为胶液收集罐。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桶状体的内壁上设置有凸起条,凸起条平行与桶状体的轴向方向。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漏斗体的边壁上设置有加热装置。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漏斗体的内壁上具有波浪条纹。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漏斗体的较小开口一端设置有滤盘,所述滤盘的边缘上设置有弧形缺口,滤盘封堵在漏斗体的较小开口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一种塑胶胶液混合消泡装置,通过连杆带动转筒在桶状体内做离心活动,同时转筒也在做自转运动,可以对转筒内的胶液进行混合,而胶液通过滴管穿过环形槽滴到漏斗体上开始向下聚集流动,流动过程中胶液不断翻滚变形,较大的气泡容易暴露在外,并发生破裂,最终胶液滴落到滤泡球上,胶液在球体表面分散变薄,较小的气泡也发生破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华兴橡胶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华兴橡胶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5282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